-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
子张问:“令尹子文三次做楚国的宰相,没有得意之色,三次被免,也没有怨怒之色。已实施的政令事务,一定告诉接任的新宰相。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忠诚啊。” 子张又问:“算有仁德吗?” 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上有仁德呢?” 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十辆兵车,舍弃兵车离开国家,到了别国,说,‘如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啊。’便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如同我们国家的大夫崔子啊。’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够清高了。” 子张问:“算得上有仁德吗?” 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上仁德呢?”
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
已:罢免。
崔子:齐国大夫崔杼[zhù],杀齐庄公,杀秉笔直书的太史。
齐君:指齐庄公。
陈文子:名须无,即田文子,谥文,齐庄公时大夫,与晏婴、崔杼等同时。
违:离别,离开。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编篆而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南宋朱熹取《礼记》之《大学》《中庸》篇,分章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作为官学书籍,科举指定书目,成为历代儒家学子首要研习之书,对历代文教产生极大影响。
《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