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中王熙凤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是的,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吕不韦本是商旅人士,富甲一方。吕不韦和父亲有一次对话,他问父亲:“投资商业,买卖珠宝,获利几何?”父亲答:“百倍。”他又问:“投资政治,拥立国君,获利怎样?”父亲答:“无数。”他因为生意来到邯郸,结识了秦在赵国的人质异人,觉得“奇货可居”。便有意襄助异人,帮助异人广结天下英杰,并助其成为华阳夫人的儿子。当安国君即位后,嬴异人理所当然地成了太子。可惜,安国君短短几年便薨了,嬴异人即位也很短暂也薨了。少年嬴政被拥立为秦王,而真正当政的仲父文信侯吕不韦,他是当朝宰相,大权在握,辅佐三秦。但当秦王嬴政二十二岁亲政时,吕不韦受嫪毐事件牵连,再加上他力举《吕氏春秋》为治国至道,与秦王嬴政政见有别,最终去相职,留侯爵,但最后又让他迁居巴蜀,他饮鸠自尽。
吕不韦三十岁时经商资产千金,他广结善缘,朋友遍及五湖四海,为政做到了三秦宰相。他在治理秦国时实施宽政缓刑,广为义兵。但当秦王嬴政亲政后力举《商君书》,依法治国。大道不两立,国法不二出。最终因为涉及嫪毐事件脱离了秦国的政治中心。时也,势也。此秦王嬴政,非彼秦王安国君及秦庄襄王。他有独特的政治见解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最终统一华夏。吕不韦一生是光辉的,无论是经商还是从政,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其才具,其能力,其谋略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他想以《吕氏春秋》为秦国治国纲领终究未能如愿以偿。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那可是响当当的贾府的管家,从秦可卿去世,她带病治理丧事,一言一行,掷地有声。她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独特性格,鲜明而耀眼;有她在,贾母都是被哄得笑逐颜开。她的“凤辣子”也是令下人们闻风丧胆,心狠手辣有之,贾瑞因单相思,被王熙凤所害,而命丧黄泉;尤二姐也吞金自杀。最后,王熙凤也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她的女儿巧姐也是因她“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而被刘姥姥救了出来。
无论是书中的王熙凤,还是历史上的吕不韦,他们的格局,眼界,才具,处事能力等都不肖说,那都是杠杠的。然而,时也,命也。人无论有多大能耐,最终难逃一个命字。这不是宿命论,是发展的必然。
今天的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抬头看天,看发展方向;低头走路,踏踏实实做事;挺直腰板,老老实实做人。任何时候都要有敬畏心理,敬天,遵循自然规律;敬地,地生万物我们人类赖以生存;敬人,时刻记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盲目自大,不目空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