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作者主要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表明了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和写作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那份浓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说明了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意在明确阅读和作文之间的关系。我以学习提示为依托,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活动一:积累字词
1.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学习多音字“差”“奔”
活动二:梳理读书经历及感受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梳理作者读了哪几种类型的书。从阅读和作文中,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活动三:积累好词好句
1.摘抄成语。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处理活动一认读词语时,我特意指名让基础较弱的几名同学读,纠正读音,增加课堂参与感。学习多音字时,我只出示了读音及组词,未设置句子情景。如果此处设置情景让学生选择读音,更符合新课标在具体情景中学习的要求。
活动二学习时,我带领同学们回顾了26课学习的几种梳理信息的方法:圈画法、分条列举法、时间轴法、列图表法。请同学们能运用圈画法梳理作者读了哪几种类型的书,以及阅读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因为给同学们的时间比较充足,所以同学们能相互补充梳理出所需要的信息。我利用图表的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阅读和作文的关系。随后,我将这一问题与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阅读和作文关系排序题相结合,进一步明确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作者在文中提到,自己在阅读中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摘抄好词,摘抄精彩语段。所以,我设计了摘抄好词好句的活动。请同学们圈画文中的成语进行积累,同时摘抄精彩语段进行积累背诵。
整体来说,本次教学比较顺畅,活动内容比较明确。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气氛略显沉闷,课堂缺乏灵动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