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正式开始今日话题之前,讲个小故事:
大概三十年前吧,香港有个歌星办了个告别演唱会,借此宣布他正式告别乐坛。
这个演唱会仅在香港就办了33场,地点在红磡体育馆。那个体育馆,有12500个固定座位。而如果你看过那场演唱会的完整视频,你会惊讶,在那33场演唱会中,数不清有多少人是全程站着听完每一首歌的。
30年前,30多天,总共为40几万人演唱,从这就能说明,为什么直到今天,依然有无数人认为他是华语乐坛的传奇巨星,无出其右。
不知你猜到他是谁了没有?
他叫,张国荣。
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导。我想这句话用来形容张国荣,最合适不过了。
他的歌、他的演技,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
今天,我却想透过张国荣,闲扯几句关于“专业”这件事。
张国荣曾在某访谈节目中有过一番言论:
“我张国荣,拿得起高报酬,是因为我唱得好,我站在舞台上就是表演的保证。”
事实证明,他的确是舞台王者。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专业”。
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到最好,做到最强,成为标杆。
这个道理,到今天依然没有变过。在我看来,我们根本无需花费心思,思考“别人的成功究竟是为什么?”
答案,就是人家在他擅长的领域内,做到了自己的极致,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02
在我身边,其实也有“专业”的故事。
我的写作导师,水清亦有鱼--一位线上的写作培训导师。
熟悉他的人,都会对他的专业能力有很深刻的印象:喜欢写、有能力写、懂得怎么写,还知道怎么教别人写。
在我跟很多人的认知当中,他就是“写作”的代言人,有时候甚至能够划上对等号。
写下这些感想之前,我刚在一位学员的文章中,得知了鱼老师(水清亦有鱼)昨夜给学员点评文章的事。
4个小时,点评7篇文章。而且,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字一句地琢磨、斟酌,并指出改进的方向和思路。
为什么他在“写作”这一条路上,能够远远走在众人前面,也恰恰是“专业”这个道理。
既是教授写作,那么就要在每个细节点上,做到别人所不能做到,这就是收获成功,取得信任和影响的关键。
看完学员分享的这个故事,我自愧弗如。
因为写作,最近一年多时间,我跟网络上这些爱好写作的朋友接触很多。也是为了写作,我才认识了水清亦有鱼。
一直以来,我总是说:我要进步我要进步我要进步。
可此刻,我是有些看不起自己的。
就拿写日更作业这件事来说,我就做得非常不好。
很多时候,我甚至都不具备“作品思维”,只是在应付了事:
每天交作业,我其实并没有做到百分之百的自查。文章有低级错误吗?格式表达都正确了吗?有思考“如何换个写法,表达得更准确明白一些”了吗?交完作业之后,我有对文章及时进行二次修改吗?
其实我真的很少想过这些问题。
大部分时间,我只是“上交了作品”,而没有“打磨出作品”。
就是因为我的肆意放松和懒惰懈怠,我才进步得那么慢,显得那么不“专业”。
03
万幸,在不同的片段和信息中,我还能得知改正的思路和办法。
今天,我新学了一个烘烤欧洲面包的配方。
我按照网上分享的配方,做了一个欧洲“夏巴塔”面包。
全程折腾了两个小时,成品是这样的:
在这个制作过程当中,我一直有两个深切的感受:
不管是写作,还是工作和生活中其他事情,帮助个人走向“更加专业”道路的方法,其实有一个点是,借鉴。
这里的借鉴,是模仿,也是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模仿学习,进行改良和突破,也算是一个捷径。
好比今天做“夏巴塔”面包之前,我对该种烘培方法一无所知,就算给我材料也不会做。
但我在网络上找到了借鉴。看完别人的面包制作视频后,收集配方,我可以先按照别人的标准尝试一遍。
当有了尝试之后,对一项事物的认知,就不再是零的状态,而是开始有了经验,有了累积。
然后就可以开始摸索适合自己的“配方”。
最后,我才有了今天的面包烘培首秀。
这个点,放在写作上也一样。
我之所以加入水清亦有鱼的写作班,就是想以他为标准,那他就好像我的“配方”,是我模仿学习的对象。
因为喜欢他的文字风格和表达技巧,所以我要借鉴,也所以我可以学习他的写作,来形成自己的风格,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另一个感受,同样给我提供了动力。
以前,我对“专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人对某事某物很有心得、体会、经验,能够作为参考。
但后来我还逐渐明白了另一点,“专业”,也可以是“在不断追求专业的过程中,变得专业起来”。
这话有点绕,我想说的是:
当你在为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技能努力时,也许你还不能称之为“专业”,但是,你可以用每一次的一点点进步,慢慢累积,让自己最终变得专业起来。
04
一点浅谈,也许无用,也许不够准确,可也姑且算作一点思考吧。
想起一句话分享一下,大概是:
这个世界上,的确没有“如果”,不过却有很多的“但是”。
所以我想,现在不够好,也不代表一直不好。
前情何如,算了也别想了,如果真的不够好,那接下来我们考虑考虑,怎样活出“但是”来吧。
(今晚嘴贱说陆凯草草结束,结果自己又烂尾了。哎~~以后慎言,慎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