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

作者: 万明智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18:30 被阅读0次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

1.案:才。
2.犹:悠闲。
3.未央:无尽。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侮辱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悠闲啊!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因此,天下大道废弛,才需要仁义规范世人;人们拥有智慧,才会有各种欺骗;家人亲戚之间不和,才会需要用孝道和慈爱来约束他们;国家政治昏庸,社会混乱,才需要坚贞的臣子来保卫。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这三句话,我认为作为理论来说是不充分的,所以要让他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也不能不害怕人。远望啊,这都没有尽头的样子。

这篇从最好的统治者来引出对仁义道德、聪明才智的辨证看法,引出返朴归真,绝学无忧的看法,并用辨证法去证明。

相关文章

  • 绝圣弃智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故大道...

  • 绝圣弃智

    《道德经》第十九章言:“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 绝圣弃智

    万事万物自有其规律走向,知规律为智,知而能顺应则为明。圣人知其规律而不参和,顺应而不违逆,是为明智。古之圣人知天道...

  • 绝圣弃智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听到老庄的教导太激动,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太惊赞了!外在是内在的显化,心中有圣,仁义礼智...

  • 绝圣弃智

    自在大学之《了凡四训》当享世禄53 知府,知县。 良知是最高准则, 最高主宰。 天心即良知。 捐款捐衣护观音像, ...

  •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智就是技巧,有些东西是没有技巧的,比如我上次说的培养语感。 绝仁弃义就是说我不会因为你和我有没有关系而对你仁或不仁

  • 读《庄子》:绝圣弃智

    一日不读经典,思绪杂乱; 一周不读经典,周身懈怠; 一月不读经典,心灯湮灭。 让经典的思辨、智慧和慈悲充盈自己的思...

  • 共学《道德经》第19天

    共学《道德经》第19天2022年3月6日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

  • 不尚贤,绝圣弃智

    读者,读道德经的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道德经,有不同的版本。在百度搜索一下道德经,可以看到道德经至少有两个版本...

  • 绝圣弃智是为“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管理者,弃绝圣母和小聪明,于民众百倍有利;弃绝推广仁义,民众反而有孝悌且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绝圣弃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jm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