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的书,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读书,该怎样读?读的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最常见的是,各有各的读法。
最怕你不顾自身感受,见着了别人的方法,感受到了一丁点的新意,便趋之若鹜,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最后把自己搞丢。
刑法老师上课喜欢用班上的人来举例子,A同学想要强奸B同学,C同学在A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了他。我们倦意一扫而尽,常常哈哈大笑。
“不要注重事件的故事性。”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
忽略故事性,感受其中的逻辑,学习其中的思维模式。读书也应该这样。
二
老舍先生说,怎样读书,是个自决的问题。
这一句话充分肯定了作为当事人作为决策人的我们,在选择怎样读书这一问题上的主动性。
“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
第一, 我读书没有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就读什么。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那时,书还是个宝贝物件。读书,单纯地出于热爱,不掺杂质。如今,时代变了,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说我们爱书,我们买很多书,我们不惜花费重金,做一面书墙。
可我们仍然是灵魂空虚的人,不过是一个拥书万卷的蠢物罢了。
不服?那你就扪心自问,书架上的书是否都有翻看过,哪怕仅是一遍?
书不在多,关键是读,关键是领略书中的风景,而非精美书页的浅薄。
第二, 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都要我记住,我还要书干嘛?书应该记住自己。
在知乎上有一个热议话题,读了那么多的书,都忘了,那我读书的意义何在?
高赞回答讲了一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读很多书,你可能无法理解它,甚至无法记住多少内容,但只要你用心阅读,就会在潜移默化间净化你的心灵。
第三, 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
我们喜欢发表评论,微博下动不动几十万的热议,对别人的事情披头论足。
要想批评一个人相当容易,批评别人的作品也是。
“怎么,难道我不能批评别人的作品吗?那么多人都在批评名著,都在批评电影,那么多人都在批评,凭什么我不可以?”
我不是说,别人的作品不可以批评。
只是,恕我直言,大部分人,都不配去批评。
所以说,保持谦虚。
有时候,你眼中的那个败笔,就是专家口中津津乐道的地方。
读一本书,有自己的心得,这就够了。
仗着这份心得,去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这是对自己最大的好处。
三
读完一本书,有什么心得你自己要知道,这是一种享受。
老舍先生说,谁也不要告诉。
我不。
我就是要说一说我的感受,表达出我的看法,哪怕你们不能认同。
我要在我自己的心里,决断出我的爱与不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