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本书中看到作者对于惩罚的相似态度。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P8:
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惩罚必须和罪行相称……这些年来,我从孩子们那儿听到最不公平、最不合逻辑的处罚通常是这样的:因为某个孩子在教室里捣蛋,所以老师就决定下午全班都不准打棒球。孩子们默默接受了处罚,但私底下却恨死了。大家心想:肯尼抢了银行,为什么蹲监狱的是我?再举另一个经典的例子:约翰没写数学作业,给他的惩罚是下午不准上美术课,或是下课时间不准离开座位。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关联?
在第56号教室,我尽可能让课堂内生动、有趣,这么一来,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如果有个孩子在做实验时出现不当行为,我会告诉他:“杰森,因为你使用实验器材的方式不恰当,请你站到旁边去。你可以看大家做实验,但不准参加。你明天还有做实验的机会。”如果某个孩子打棒球的时候很没运动精神,我会罚他做冷板凳。这样的惩罚是合乎逻辑的,当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打球时,我一定会让他重返球场。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第三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
假如孩子还不听话……接下来该怎么办呢?第二天,也不用长篇大论,让他经历行为不当带来的自然后果。
何为“自然后果”?文中举了两个案例,一是在超市里乱跑,自然后果是“第二天不带去超市”,二是借东西弄脏了,自然后果是“不再出借”。所以,“自然后果”其实就是“合乎逻辑的惩罚”。里面涉及到重要的几点:
1、规矩是必须遵守的(秩序是必须维持的)。
2、惩罚应该是合乎逻辑的自然后果。不公正的惩罚将会失去人心。但这里的智慧却很多。对于没写作业的学生而言,什么是合乎逻辑的惩罚呢?受批评?放学后补回作业?可能主要是后者吧,因为没写作业,所以失去了放学后活动时间,是这样吗?有的老师会让学生补回作业后才能听当天的课程,这样也是一个自然结果,但却令学生心生叛逆。其实这个问题存在一些前提和假设:为什么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作业太多?身体不舒服?懒惰?如果是作业太多,那老师该进行调整;如果是身体不舒服,那可以理解;如果是懒惰,那必须想想勤奋起来的办法,例如,是否进行更有效的时间管理等等。总的来说,先了解原因,再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日常教学工作里,难就难在于,教师的日常工作量太大,以致能来慢慢了解学生的时间太少,容易导致处理问题追求快准狠,从而错过了教育机会,与学生之间心生隔阂吧。
对于自己的孩子而言,这个更要稳住自己想清楚再处理了。例如,汤丸仔打汤包,我想自然结果,应该是暂时不跟他玩,除非他道歉。《如何说……》提出了一个问题,孩子道歉后很快又会重犯(如汤丸很快又会打汤包==!),这时要着重令孩子意识到,他是真诚地道歉,他懊悔的感受应该转化为行动。对屡教不改的孩子这样说:“对不起意味着采取行动。”“对不起的意思是有所改变。”“很高兴听到你说对不起,这是第一步,下一步是想想该怎么做。”
3、对于过失行为,比起如何惩罚,更重要的是预防,例如,雷夫老师尽量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在地理课上做其他科作业、聊天,当我狠狠地当场批评他们时,有时事后会“心虚”,反问自己“为什么他们不能这样做?是因为我的课堂太无聊了吗?”久了以后,也有一些想法:第一,学期出立规矩;第二,尽量令课堂生动有趣,但有些重点内容实在抽象乏味,便尽量使教学更有逻辑,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感觉是能掌握的。有时批评起来语气难免就“凶狠”起来,究竟要怎样把握,还要实践一下。
如果是自己的小孩,比较好的预防方法是,平时多想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事前先跟他“打招呼”说清楚。例如,今天我们会……可能会……所以……。目前来说还是挺有效的。
4、惩罚后双方需要“和解”。惩罚是希望对方达成改变,在准备实施惩罚时,应使对方知道接受惩罚后他可以重新参与行动。“你因为……不能……当你……还有机会。”
最后,惩罚别人(不管是学生还是儿子)也是在惩罚自己,不管是心情还是时间。所以,多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起舞弄清影”——“起火弄清影”(想想自己为什么发火,该怎样做),先给自己一个“想一想,缓一缓”的时间,可能就会想到更符合逻辑的处理方法。千万别顺着火气,把自己当成主宰世界的上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