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惩罚

关于惩罚

作者: 潇潇若谷 | 来源:发表于2019-08-10 20:32 被阅读0次

对于惩罚的认识

1、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4、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5、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代替惩罚技巧之一:

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

适合: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随意随意触摸拿货架上的商品。

反面家长:“你再乱拿,我叫服务员阿姨把你扣在这里站岗。”

能力导向教养家长:“宝贝,你来帮我挑两个最大的苹果吧!”

代替惩罚的技巧之二: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

适合: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公共区域里跑来跑去,大喊大叫。

反例(家长):“你再跑大喊大叫,晚上不许看电视!”

培养能力导向(家长):“我不喜欢你在这里大喊大叫跑来跑去的行为!在公共场合我们要保持低声说话慢慢走,这是公共场所礼仪!”

能力结果(孩子):懂了在公共场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学会了遵守公共场所礼仪。

代替惩罚之三:

表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的行为。

案例: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玩具弄丢了。

反例(家长):“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丢了,以后不许你带玩具出去了!”

能力导向家长:“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

能力导向家长态度:允许孩子犯错。并在错误中学习。

孩子收获能力:负责。

代替惩罚之四:

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

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

反例(家长):“你再乱跑,我就让服务员阿姨罚你站岗!”

能力培养导向(家长):“宝贝,给你个选择,好好走或者坐在购物车里,你来决定。”

孩子学习到: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相关文章

  • 关于惩罚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依赖惩罚及其威胁来让人们“保持秩序”。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频繁的使用惩罚呢? 首先,惩罚通常会产...

  • 关于惩罚

    惩罚,是每个家长都厌恶,但似乎又不得不用的手段。惩罚的正面,建立规则,预警危险,矫正不良行为…但惩罚的真实动机往往...

  • 关于惩罚

    在两本书中看到作者对于惩罚的相似态度。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P8:纪律必须合乎逻辑惩罚必须和罪...

  • 关于惩罚

    四周岁的娃,自主意识开始变得强大,喜欢挑战规则和约定,希望事情按照他的喜好发展,不答应他的要求就大喊大叫。上完乐高...

  • 关于惩罚

    对于惩罚的认识 1、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

  • 关于惩罚

    作者/朱余帅(笔名:刘八尺) 楚水作文初中组 在网络媒体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某人因为意外害死的另一个人...

  • 关于惩罚

    今天骏骏妈晚上找我说孩子叛逆的事儿,聊着聊着就跟他说了今天惩罚秋哥的事儿,忽然觉得这样的复盘,能让我清楚自己做法的...

  • 关于惩罚

    要点:惩罚孩子会剥夺孩子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反省的过程 如何做:案例:超市购物。思考正确的做法。 重点在预防 ...

  • 孩子被惩罚的后果

    关于惩罚,孩子会有三种不良选择: 1报复 2尽量下次不要被父母发展 3我活该受到惩罚 惩罚分为间接惩罚和直接惩罚。...

  • 关于“自我惩罚”

    晚上冥想时小腹开始剧烈疼痛,接着开始有些愤怒,顺手拿了个靠垫捶靠垫,喊了几声,就在这个过程意识到仍然是自我惩罚的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惩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ld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