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君权过大。始皇统一后,崇尚法术,集大权于一身,不恤民命,刻薄寡恩。二世更肆行杀戮,尽失民心,故乱起肘腋之间。然炀帝的独断专横,亦不让始皇专美,妄杀重臣高颎,贺若弼等,专信奸佞谗谄之臣,不恤众意,偶有不顺,辄以杀戮为事,使群臣钳口,不敢直言。
二为佞臣当道。赵高取信于胡亥,杀李斯而独揽大权,指鹿为马,排斥忠良,败坏朝纲,天下大乱。炀帝得杨素之助而得帝位,故宠信素,素专横,朝政日非;素后失势,含愤而终,其子玄感造反,震撼隋室。
三为刑政残暴。秦代行法治,但用法之苛,杀戮之惨,皆前所未有。如偶语诗书者弃市,赴役衍期者斩,一家犯事,比邻连坐,一人犯法,诛及三族等。陈胜、吴广之徒,亦因政刑残酷而被迫揭竿起义。隋之法令,亦属苛酷,当时有偷粮一斤者死,银一文弃市之令,并且任意杀戮功臣、奴役百姓,以致怨声载道,众叛亲离。
四为立储之失。始皇临终时,意欲传位于太子扶苏;但宦者赵高与宰相李斯合谋,矫诏立二世胡亥,杀扶苏,然二世昏庸懦弱,赵高遂得以专权弄政,加速秦亡。隋文帝则受杨素及皇后独孤氏之怂恿,废太子勇,立次子广为储,结果广嗣立为炀帝。然炀帝猜忌残忍,骄奢成性,劳民伤财,自然使国家走上衰亡之途。终观两代之招致亡国,立储之失实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