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那些看过的纪录片纪录片推介
【纪录片】《真相访谈》第二期: 儿童性侵

【纪录片】《真相访谈》第二期: 儿童性侵

作者: 轻语的小耳朵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09:36 被阅读0次
 印度纪录片《真相访谈》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米叔一次次用电影揭示着当下印度的国情,而今天,我们共同来看看由米叔带来的印度纪录片《真相访谈》,共同踏上这段旅程,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学习、去分享,一起去揭开这些难题的谜底。


01  触目惊心的数字

根据纪录片揭示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在印度,53%的儿童童年曾遭受性侵害,这一现象遍及全国,包括强奸、猥亵、触摸私处、强行脱衣、拍摄裸照、强行亲吻等。由于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被发现,所以,男性也成为了性侵者的目标,据统计,遭受性侵的儿童中,男性占53%。这些数据直接冲击着我们的视觉神经。同时,我们认为孩子所处的最安全的场所,也往往是最容易发生发生犯罪的场所。


02  儿童

性侵,一个只是被说出来,就觉得羞耻的词语,儿童即使明明是被伤害的一方,却也不敢跟任何人说出,怕受到家人乃至外界的指责。本应该天真和无忧无虑的童年,却让性侵毁于一旦,内心的某个黑暗角落,童年阴影伴随并藏匿一生。从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情的无助,到这件事情是不对的却不知如何反抗和无法开口,到最后长大成人终于反抗并解脱,这里面所经历的地狱般的挣扎,那颗想去死的心,忧郁症的痛苦,只有历经过的人,才能体会。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含,她将被性侵的经历写进书中,治愈无数人,却无法拯救拯救。《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我们看到了她的痛楚、眼泪和挣扎。

 童年阴影会伴随到老

遭受性侵的儿童,还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分裂,一个他正在遭受性侵,而另一个游离在这件事情之外,看着性侵的发生,这是心理自我保护产生的防御机制,好似正在被伤害的那个人并不是我,是儿童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在被性侵的时间里,儿童的习得性无助感也会越来越强,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儿童听任其摆布,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产生,使得儿童自我厌恶、自我觉得卑贱、自我觉得无用。


03  性教育不仅是小孩,更包括父母

中国素以含蓄为美,当我们在小的时候,问起父母我们从哪儿来,父母总是回答,垃圾桶里捡来的,鸟儿叼来的,没有父母会认真的向你解释,你是父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从你母亲的身体而来。儿童的性教育,是父母很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向孩子正确讲解性教育,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从哪儿来,自己要如何保护自己。

 《熔炉》中的片段,成为了多少人的阴影

为什么不告诉家长?有人被威胁,怕家长也受到伤害,有人害怕那长长的可以看到家中的望远镜。而家长,对于他人的盲目信任,使得孩子的伤害多加一层,我们尊重的是别人的品行,而不是行为。家长,应该信任孩子,孩子有时候说的话,并不只是随口一说,他也可能是在暗示,暗示某种不好的事情正在发生,希望得到你的关注,但家长,有时候却直接忽视,造成了悲剧的产生。


04  你嫌性教育太早,犯罪分子不会嫌孩子太小

2017年,一本《珍爱生命:小学生性教育读本》教材在杭州学校正式开始,却被“污名化”,被指尺度太大赤果果,明明是一本好好的让更多的小学生了解性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性教育课本,在媒体的断章取义和误导下,被迅速下架。犯罪分子会因为孩子太小而放过他吗?不会,大多的儿童性侵案,都是熟人作案,他们在取得了家长的信任后,便实施性侵。你以为他们会有良知,不!儿童越小,对于他们而言,下手就越方便,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往往是不后悔的。

 儿童是最痛苦的人

儿童性侵一直是公众不愿意揭开的伤疤,无论是对于男孩还是女孩而言,被侵害者作为受害的一方,说出也会受到外人指指点点,但最让我们不能接受的是家人的责备,想要寻求安慰,得到的却是咒骂和不理解。家人、公众、社会的责备,让这些伤害直至心底,遍体生寒。我们如何保护儿童和教会儿童自我保护,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路程,但是一定要在路上,寻求解决的办法。


​《真相访谈》中讨论印度民生话题,不责难任何人,不中伤任何人,不制约任何人。我们所处这样的一个大环境,正如蝴蝶效应一般,伤害我们的人近在咫尺,或许我们都有责任。无心激化矛盾,只为能改变这个时代。

电影推荐

1.《熔炉》2.《素媛》3.《聚焦》4.《房间》5.《虐童疑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纪录片】《真相访谈》第二期: 儿童性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st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