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赵昂老师的《培养有梦想的孩子》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和周围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兄弟姐妹和小朋友,和父母,和爷爷奶奶和老师发生冲突。最多的是跟小朋友、同学发生冲突。家长们常常左右为难:打起来是干预不干预,不干预自己孩子受委屈怎么办,或者伤害了别人都不好吧。训斥自己孩子,以后胆小怎么办,不管他,以后捅娄子怎么办?还有孩子有冲突,还面临着家长之间的尴尬。同事之间,朋友之间,自己孩子打了对方孩子,跟人家赔礼道歉觉得生分,不赔礼道歉显得不懂事。吼叫一顿,默不作声都显得不那么懂事。自己家被人家打了,更难受,还是心疼得无法安放,有时忍着愤怒,压着委屈,自己都舍不得这么打孩子,让人家揍一顿,真想替孩子打回去,但不能。眼看着孩子冲突的还好说。爷爷奶奶没看到冲突,只看到孙儿被打的结果,简直心疼死了。埋怨死了带孩子的年轻父母,更是讨厌死了打自己孙儿的坏孩纸。
发现了吗?家长们的焦虑都是在表达自己不知道如何处理。有时候大吼大叫,有时候默不作声压抑愤怒和委屈,这些情绪都会对孩子造成困扰。那么我们面对孩子的冲突,怎么做呢?
如果家长能够安放焦虑,接纳冲突,不卷入战争,在评估安全的前提下接受自然结果,孩子们就会在冲突中得到成长,学会处理冲突也是学会合作的重要能力。
月初,邱老师带着秋秋来沧州玩,遇到同龄的小伙伴肖肖,俩人玩的很好,但是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发生一次冲突。一个想自己玩游戏,另一个就打搅他,把对方气的大喊大叫,然后我们几个都跟没看到一样,一会儿俩人又好了一起玩起来。俩人跳蹦床时,一边蹦跳一边追逐,其中一个回头防御,把对方挠两个好几道指甲印。我想两个家长本能的会有些歉意、难为情和心疼。但是他们都信任彼此,也信任孩子,都没有干预。抓人的孩子开始难为情,也很窘迫,但是被抓的孩子大声抗议,之后两个孩子又继续玩在一起,这样玩了好几天。
家长和孩子对冲突的接纳程度越高,孩子们化解冲突的能力越强。
给他们空间,允许让眼泪和情绪再飞一会儿。
小猫挠小狗的过程都是在实习和模拟长大后,面对社会与他人的磨合与互动。他们会在冲突中更坚强、更灵活、更有办法。
如果能够看透这些,我们在学一些生涯领域内标杆式人物,昂sir教你的化解冲突的秘诀吧:
①通过主动沟通,化解冲突
赵昂老师用打人的小强学会了沟通的故事让我们理解了,孩子发生冲突有这两种可能,一个是揣测对方的恶意,一个是本能的除了打人还没醒出其他的方法,所以这个妈妈就跟孩子模拟游戏,让你问他除了攻击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用一年的时间慢慢让孩子学会了用嘴巴沟通。其实成人的世界发生的冲突也是沟通不畅的导致的,之后的要么主动出击,争取利益,要么惹不起选择妥协逃避。但这两种策略的前提前提就是错的呢?所以要主动沟通,丰富彼此的信息,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是化解冲突的第一法宝。
②解决冲突的第二法宝是,多问自己“还有什么可能”
就是面对冲突的冲突,问问自己,除了跟他打,跟他抢,还有什么办法。书中那两个孩子的对话,让大人们非常汗颜,我们跟孩子学会这段对话,问还有什么可能,是生涯思维的挑战,是对事也多拓展,也能获得创造性的无限可能。你学会了吗?
面对内心的纠结,或与家人同事的冲突,问自己除了愤怒和逃避,还有什么可能?还有别的方式应对吗?再试试看,还能怎么做?
理解对方,充分沟通,创造性的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是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根本方法。我们如果能够把这种思路带给家长,让家长们相信孩子,孩子都能做得更好。你要不要试试,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格局不断拓宽和提升。我们再来看看困扰人际关系的敌人,情绪。
③跳出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有时候发生巨大冲突,都是因为被情绪堵塞了理智。这时候我们跟他们讲道理,她们还在情绪中,听不进去道理,父母要教孩子掌控情绪,走出情绪。书中分享了两个案例,一个是跟爸爸被爸爸误会了的大宝,一个是被同学抢笔的云霄,妈妈都带着孩子走出恐惧和怯懦,看到了那个情绪中需要成长的那个自己,管理好情绪,并维护了自己的边界,在冲突中提升了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家长能看清冲突的本质是激烈的磨合和深度的链接,就能放下焦虑,让孩子在冲突中成长,陪孩子成长与人连接,和解决与他人矛盾的能力。
如果你把孩子保护得严丝合缝,将来把孩子扔进社会,就像把从未学过有用的孩子扔进大海里。你让他错综复杂的关系里如何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