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书之前,先说说胡雪岩。
“做官要学曾国藩,从商要学胡雪岩”,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作“商圣”的人,除了陶朱公,就是胡雪岩。可见历史对胡雪岩评价之高。
陶朱公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富甲天下,又三次散尽家财,似乎亦人亦仙,完美的不那么真实。就像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再也看不得80年代之前派的警匪和抗战片一样,好人好的那么完美,坏人坏地那么透彻,好人与坏人之间的差异是如此分明,作为普通的老百姓,除了对好人顶礼膜拜,剩下的所有感情都用来痛恨那些坏人了。
纵观其一生,胡雪岩幼年家贫没度过几年书,钱庄发家靠地就是他的天分。早年资助王有龄而实现个人的第一个高峰,后期协助左宗棠更是达到了人生巅峰。如果中法战争再晚打几个月,曾国藩个人的资产极有可能达到4000万两,成为中国绝对的首富,没有之一。
看似造化弄人,实则规律使然。人有幼少青壮,月有阴晴圆缺,经济政治也有周期。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乱交替,从不爽约。政治靠山越高,胡雪岩作用越大,掌握财富越多,当左宗棠平定捻乱,收复新疆,功劳之大,无出其右。到达顶峰之后必然是下坡,盛宣怀的算计,李鸿章的诋毁,最终让胡雪岩倾家荡产、晚节不保。补充一句,上升期的左宗棠与胡雪岩,必然也遭到了各种暗算与诽谤,只不过被如日中天的运势给冲散了而已。
所谓瑕不掩瑜,正因为这所谓的巨额“国难财”,“十二金钗”才让胡雪岩与范蠡相比,更加有血有肉、真实。就像古今第一完人的曾国藩,虽有文人带兵平定“洪杨之乱”而同治中兴的不世功勋,功成名就之后散尽兵权的豁达睿智,也终没逃脱了“天津教案”的卖国骂名。中国最后一个人圣人“武圣”关羽,有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忠肝义胆,又有刚愎自用大意失荆州的夜走麦城。可贵的是,中国的老百姓以开阔的包容之心,本着瑕不掩瑜的初心,最终正确评价了这些历史的英雄。
到底从商应该向胡雪岩学什么呢?
一学“以义取利”的儒商精髓
二学“先人后事”的徽商智慧
三学“大财靠德”的华商本真
最后说说本书。高阳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虽然精彩却像小说,诸多内容与史实不符,而这本《胡雪岩传》内容干涩,重复较多,逻辑不是很清晰,而且参杂了过多作者的主观感情。特别是后边,对胡雪岩的同情,对李鸿章的蔑视表现太过,可算是一处败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