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做任何事情,如要达到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余,必然要经过无数次的训练以及多年专注的投入。
答:是的,任何事情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庄子》书中,有一位用竹竿粘蝉的驼背老人,他粘蝉就像是用手拾掇那样容易。孔子看到了,说:“您真灵巧啊,这里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是的,我有门道,我在竹竿上累放两个弹丸,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就不会掉下来,那么粘蝉失手的次数就很少了;如果练到累放三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失误的概率也就十分之一了;如果练到累放五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就如像拾取那样容易了。当我粘蝉时,身体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一个竖立的木桩;我伸臂执竿,如同枯槁的树枝。虽然天地无限广大,万物纷纭繁多,而我眼中心中只有蝉翼。我身心不变不动,不因纷杂的万物改变我对蝉翼的关注,怎么可能得不到蝉呢?”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啊!”
凝神专注,而不被外物动心,方能达到至高境界。这位驼背老人长期训练,熟能生巧,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呆若木鸡,守气全神;所以粘蝉时能够做到悠然得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