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论友谊《在细雨中呼喊》

论友谊《在细雨中呼喊》

作者: 烟纸窗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22:27 被阅读5次

“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记忆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读余华的小说,像置身于急速行驶的列车上,所看到的景色、人物的画面却徐徐流动。等到故事结束,仍有种眩晕感。

论友谊《在细雨中呼喊》

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中。“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我默念,然后自己在心里想,的确是这样,太阳光强烈的时候,我们都睁不开眼,很多文艺片里都会有伸手看阳光漏在缝隙里的片段。可是将死之人,不惮以直视,读后只感觉心酸和悲哀。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友情”一章。发现了很久之前摘抄的一段: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寂寞,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当“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懵懂的罪恶感和羞耻感的时候,逃避着苏宇;当苏宇从劳动场出来的时候,他怀疑着“我”是不是心里看不起他,当说出“我”干的坏事的时候,他才一下子释然了。好像讲出了一种交往效应,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三观一致”,求得一种认同感。

吟复吟兮,寄我知音。伯牙绝弦、尾生抱柱、士为知己者死,还有几年前超火的琅琊榜,有粉丝甚至出了《琅琊人物志》,赞颂其大义、其心胸。可是现在,这种友情已经鲜见了。

却不乏有人仍旧豁达道:“时代发展变化了,我们不能以古人的标准来要求现在的朋友。说不定等你‘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时候,电话铃响了,是朋友打来的。”真正的朋友,会想着联系你,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友情。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苏宇的死,使友情不再成为即将到来的美好期待,它已经置身于过去之中了。

如果不能用儒家的方式解决问题,那就用道家的思想。超然于外、无所凭借。就在时间的长河中,旁观着人生百态。

相关文章

  • 论友谊《在细雨中呼喊》

    “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记忆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读余华的小说,...

  • 老公为我赋诗一首之十八

    在细雨中呼喊, 旧世悲催, 岁月悲戚。 在细雨中呼喊, 人性百态, 生活百变。 在细雨中呼喊, 情随时移, 爱因时...

  • 在细雨中呼喊

    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

  • 在细雨中呼喊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

  • 《在细雨中呼喊》

    书中以第一人称“我”,从孙光林的角度阐述了他从六岁到二十岁的感受和记忆,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六岁左右的记忆是模糊的...

  • 在细雨中呼喊

    003-2018年4月第1本书《在细雨中呼喊》 读这本书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很多感受。成长过程中的无知、孤单、虚荣、恐...

  • 在细雨中呼喊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 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 -余华 也许冷雨悲伤逆流成河的故事 终被时代曲折冲洗过 成为...

  • 在细雨中呼喊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源于对时间的感受,也是本书作者与书中人物的约会。在这本书中我找不到人性的善,也许只...

  • 在大雨中呼喊

    我确定,我不再喜欢下雨天。 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让这个世界变得压抑,无时无刻不在消磨我的意志,最后连叹气都变得慵懒...

  • 在细雨中呼喊

    我同绝大多数人似的走到了青年时代,头脑与精神似山野般青葱繁茂的一段,老者对我们羡慕,幼童又满心期望,然而这些描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友谊《在细雨中呼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c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