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都有微信、公众号遍地都是的年代,几乎人人都患上了松鼠
比如有一天,朋友给我们一个“知识装逼”的术语,我们可能会觉得无比惊艳,然后就问他:这么牛的东西,这么知道的?
然后朋友就推荐给我们一个公众号,关注后一看觉得哇!大神!牛逼!长见识啦!
于是大家就开始每天刷,觉得似乎解决了自己的很多问题,感觉自己简直打开看世界的大门,觉得自己简直是个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大好青年
慢慢的就关注了十多个类似的号,承包了我们从专业、生活、工作、跑步、减肥、美食、情感……所有的领域
咳,有点看不过来的大家,决定提高效率碎片化学习!
利用一切碎片的时间,上地铁看一篇,吃饭时看一篇,睡前刷2篇,眼睛看不完,就用音频刷,平时刷不完,跑步还能刷
但是,还是刷不完!怎么办?那就先收藏着,以后再看!!!
然后,大家的收藏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
这就是松鼠症:自以为努力的不断割裂学习时间、空间,不断积累,越来越焦虑,像个小松鼠一样,恐慌的收藏
松鼠症的结局:随着收藏越来越多,小伙伴会发现收藏=永不再读
知道这样的结局是不是感觉很沮丧,而且牛逼的人好像越来越多,观点越来越新,每天都有人用新的玩法颠覆原来的牛人
渐渐的大家会发现自己距离大神越来越远,别说宇宙意义,就连对生活都有了深深的怀疑
终于有一天,小伙伴发现彻底瘫痪学不动了,只能破罐子破摔地对自己说,为什么活得这么累?老子就是一个俗人,干嘛没事要成长?我要做一只猪,一坨肉,一个死尸
于是有的小伙伴就开始心安理得的转战电视剧、小说和短视频
不过大家不要放弃治疗,坚持住,还有救
下面说一下知识碎片化的原因,也是我们患松鼠症的主要原因
1、时间和空间被打碎,移动手机允许我们在三站地铁里听完一本书,这就让大家随时随地地开始“学习”
2、被打碎的信息,如果我们翻翻知乎,今日头条或者某个博客,我们没有办法像看一本书一样,知道前面一章讲什么,后面即将讲什么,除了标题党,我们根本对下个博客、内容毫无预期,只能被动接受
3、知识结构碎片化的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是谁,在什么场合下,针对什么问题讲的这句话,所有的信息缺乏了上下文,就是废话
比如说有段时间我刷管理类文,发现在雷军、傅盛、吴伯凡、马云、吴晓波等等大佬对同一个问题讲的内容完全不同,到底信哪个班班表示很迷茫?
他们讲话的场合,时间点和对象我根本一无所知
如果一个人没有搜索能力,对待一个问题,是没办法知道背景,也就基本没有思考能力,更加不会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
这样的看文,单纯知道一句话,其实比不知道更糟糕!!!
大家看幅图,看看常年使用碎片化学习方式的人的大脑
别再让看起来很努力的自己欺骗了!是不是觉得这就像自己遇到某一具体问题时的想法
这就是碎片化学习引起的知识碎片化的危害
知识结构被割裂,毫无联系的知识缺点,无法将这些联系起来,形成体系
争分夺秒,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空间确实能够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但是其实我们也干不过电脑
信息碎片化和知识结构碎片化带来的,是学习效率的倒退和焦虑之源
因为碎片化信息和碎片化的知识结构毁掉了我们主动搜索的能力和主动链接的能力,也就深度思考的能力,这就是碎片化的陷阱!!!
极大的提高了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信息,而降低了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独立思考能力
深度思考是件难事,也是件需要时间和空间的事,远远比迅速点开另一个同样标题很好玩、内容逗比的标题的文章难的多也长的多
但这个时候,90%的小伙伴却依然会选择点开下一话题,所以大家的浅薄之路也从此开始,同时也形成了一个上瘾机制
为了抵御这种焦虑,大部分的小伙伴只好继续打开更多的窗口,见证更多顶峰,然后更加焦虑
饮鸩止渴,一直到瘫痪
大家继续看图
别再让看起来很努力的自己欺骗了!大家发现这两者的区别没
对的,基于焦虑的学习虽然看起来是前进的,但这种前进却是平行的,散乱的,没有结构,也就没办法往更高的层次晋升
基于问题的学习带来的提升,才是有结构的、可以到达垂直上升的高度的和广度的提升
下面再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看看有多少人中枪哦
比如有一天大家看了本特别喜欢的书或文章想跟朋友分享,于是你们展开了这样一段对话
A说:我今天看了本书特好的书!
B说:是吗是吗?说什么的给我讲讲?
A说:恩……特别好!特别牛!……我讲不出来,给个链接你自己看吧
然后话题以双方拿起手机为终结!
那么知识碎片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有一天,有人问一位高僧: 为什么我走了很多地方,依旧感觉没有获得能力提高?
高僧问他,你的口音听起来不像本地人,你是外地来的吗?
那人回答,是的,我来自很远的小镇
高僧又问:那你回去过家乡吗?
那人回答说,当然~我几年就会回去一次见见我的亲人和朋友
高僧继续问道:那你有跟你的朋友们描述过你走过的城市和道路吗?
那人答,当然,每次回去我都会跟他们说我走过的路和经过的城市是多么的有趣~
高僧最后问道,那你的朋友们听过你的叙述之后,能按照你的描述走到你说的那些城市吗?
那人理所当然的回答,当然不可能啦,他们又没有真的看过
高僧笑着说,你既然知道你并没有实践过这些的地方带给你的知识,那你为什么还要求它们变成你自己的知识呢
说这个故事,想告诉大家的是:很多人都抱怨看完了书或者文章什么都不记得,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家仅仅停留在看过别人的知识
碎片化学习让大家仅仅停留在看过、听过
想要把知识转化成自己头脑里的知识,我们需要做的是完成:别人的知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能力这样一个路径
别再让看起来很努力的自己欺骗了!有一个著名的学习原则是721原则,将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靠的是学习,把自己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靠的是实践
在学习一门知识的初期,大家能建立一个全面的、体系化的认知是很重要的
在随后的学习中将新的知识点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内,重新消化理解,同时能将与之矛盾的内容排出体外,才可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文中描述大部分情况,
对于松鼠症的种种,我几乎全中,不管是刷微博,看公众号还是逛知乎豆瓣,都能让我产生一种“哇,我懂了”的廉价快感,起初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甚至还高兴自己每天阅读那么多,但是看的信息越多,就见到越多牛人的思想高度,却更加无法进行深度的思考,我想这就是自己松鼠症原因所在,沉醉于这种“快感”之中,想要更优秀-看书学习,然而看到的却是碎片化的知识并没有什么意义,那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并没有任何夸赞的地方,反而让自己思维越来越退步。721是很有意义的法则,站在巨人的肩膀将会看的更远,这个法则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学习现在就开始,学习反馈实践!做一个认真的学习者,不要再被看起来很努力的自己欺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