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很喜欢的简友姐姐最近的日更文带我回到了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也想写写那些年的我们。
每逢农历新年,父亲总会买点柿饼,作用依然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是为了放到大桌上供养,家里不挂家谱也会摆摆水果啥的,很有过年的仪式感。这些柿饼就成了我们姐弟三人的心头好,总会抓耳挠腮殚精竭虑找到母亲将它们藏到了何处。事实证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那个时候,我以为属我最馋,弟弟妹妹都不会像我那么惦记柿饼。但弟弟的一篇非常有意思的初中作文暴露了他和妹妹,那篇作文的题目就叫“偷柿饼”,写的妙趣横生,老师给的评语也恰到好处—本文很有生活意趣,但立意不高。太精准了,偷东西立意能高到哪里去?当时我们的废旧作业本都进了南茅房,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是在厕所里。当时竟然没想到把弟弟那篇那么有意思的文章保留下来,唉,俱往矣!
其实那个时候,家里能偷的远不止柿饼,冬天我们仨偶尔也会悄悄抓几把花生米放口袋里,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妹妹说当时属我胆大,她只敢抓一小把,倒是我经常装一口袋,然后一溜烟跑出去跟小伙伴们分享。
我们仨还特别喜欢山楂丸,那个时候母亲还是村里的医生。她的药橱里味道酸甜可口的大山楂丸自然也成了我们的目标。但作为药品,这个自然不能长拿,母亲是很容易发现的,我们就隔段时间打打馋虫。后来听说弟弟还喜欢打虫子的懒老婆糖,我狠笑了一番。
现在,好吃的东西很多,却再也没有当年吃到美食的快乐了,何况是偷来的稀罕的美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