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作者: 小石榴籽儿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22:40 被阅读60次

 

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孤独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之四

人一生下来,就从一个确定的环境(如本能)被推到一个不确定的、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去。人只了解过去,对未来——除了知道要以死亡告终外——一无所知。

人拥有理智,是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意识到身不由己和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这一切都使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如果他不能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

孤寂感是每种恐惧感的根源。孤寂意味着与外界没有联系,不能发挥人的力量,意味着一筹莫展,不能把握世界、事物和人;意味着世界把我淹没而我只能听之任之。

同时孤寂还会引起羞愧和负罪感。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树的果子后,他们就不再顺从上帝。(只有允许不顺从时,才会产生善恶)他俩就脱离了动物界与大自然的原始和谐成为人。他们看到了彼此,在意识到自己和对方时,也就意识到他俩之间的区别和距离,由此他们相互陌生起来,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去爱对方。

知道了彼此的不同性别,而又没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

人只有通过完全彻底地脱离周围世界,以至于不再感到与世隔绝,他对彻底孤独的恐惧感才会得到克服——因为他与之隔绝的世界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

人,永远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这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在一定范围则取决于人所达到的个性高度,在一个孩子身上,“我”字几乎还没有形成,每个孩子都同母亲融为一体,只要母亲在他身旁,他就不会有孤独感。他的孤独感通过母亲的存在,同母亲的乳房和肌肤的接触而得到缓和。一直到孩子发育到产生孤独感和个性这个阶段,母亲的存在才不足以消除他的孤独感,他必须以其他的方法克服这种孤独感。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1-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ip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