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管理、有氧运动、心理管理等等这些都是生活方式管理的方法,这种方式减肥效果会比较慢,很多人都觉得难以坚持,希望能够实现快速减肥。接下来就看看市面上流行的一些医学干预的方法主要有:药物减肥、手术减肥、中医针灸、轻断食。
一、减肥药物:
市面上流行的减肥内服产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号称“纯天然”的减肥保健品:
要不就是添加了纤维素、益生菌等等保健成分的产品,对减肥的作用微乎其微,只是夸大其词的宣传,要不就是加入了轻泄药物的成分,通过拉肚子产生短期效果。从健康减肥的角度来看,都是大忽悠。
2、专门为减肥制造的药物:
专门为减肥研制药物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这是一部臭名昭著的历史,巨大的市场需求,巨大的利益驱使催生了减肥药物如火如荼的发展。
1890年,有人用绵羊的甲状腺素来减肥,结果导致心律失常和死亡,最后停止使用。
1950年,开始流行安非他明和利尿剂联合使用减肥,结果发现会导致心梗和猝死。
1996年,美国FDA 批准了右芬氟拉明作为减肥药物,但是该药物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最后被禁止使用。
1997年,美国和加拿大批准西布曲明作为减肥药物,最后发现该药物会引起中风、心律失常和不可控的高血压。至此FDA 算是因减肥药物而丢尽了脸面。
目前允许使用的两类减肥药:
(1)、增加能量消耗的: 比如Qsymia,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减肥药了,它 通过模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提高代谢率,临床统计服用1年,70%可以减重8.8公斤,54%可以减重10%。同时伴随消化不良、便秘、口干等不良反应。
(2)、减少能量吸收的:比如奥利司他,服用一年,44%的能够减重5%,平均就是2.6kg,完全没有宣传的效果那么好。虽然没有明显的潜在安全风险,但是因为是通过产生一种酶,阻止脂肪吸收,造成油性腹泻,经常发生难堪的事情——大便失控,比起效果是得不偿失的,还不如生活管理来得健康有效。
3、有减肥效果的其他药物:
一个降糖药——二甲双胍一度被热捧为减肥药物,近几年有很多研究发现,在治疗糖尿病之外,它还能减肥、预防肿瘤、抗衰老,于是很多人开始用它减肥,那么事实到底如何呢?大部分的实验没能证实,正常人使用有显著的效果,一年平均减重2.1kg,而它其他的作用,目前没有更多的数据支持,只能说还在研究阶段。
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二甲双胍呢?对合并高血糖或者糖尿病的胖子,二甲双胍是首选药物,因为它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同时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二、减肥药物是不得已的选择: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背后,是减肥药物效果不佳而副作用巨大的残酷现实,是不得已的最后选择。什么情况下才考虑使用减肥药物呢?
如果你的体重指数BMI 大于27,同时至少合并了一种并发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或者没有并发疾病,但是BMI大于等于30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三、总结:
药物是不得已的选择。
选择使用减肥药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选择药物减肥也要配合生活方式管理。
我是终身学习者张文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