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译文]
父母生下了孩子,而未对他进行教育,不送他去读书,这是做父母的过错。老师对学生只管教书而不做严格要求、严厉管教,便是做老师的怠惰。
为人父母,在孩子七八岁时,一定要送他去读书,学习礼仪。要想通过自己的孩子来提高家族的地位,要让好儿孙去读书。在家里有贤能的父亲兄弟,外面有严格要求的老师朋友,孩子必能成才。
[读后启示]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点。
父母家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
父母养育子女,不仅仅是养,还有育。除了给子女吃穿,还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
家庭的责任重在让孩子成人,成人应是一个人的思想、处事、阅历的综合体现。父母在与幼童相处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父母的情绪在孩子面前要懂得收敛,不管遇到过于高兴的事还是遇到过于失望的事。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或者与你的孩子沟通,告诉孩子自己的高兴或失望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情绪,还告诉孩子自己需要一些时间来调整。
这会让你的孩子学着理解你的处境,学会理解“胜不骄,败不馁”的含义,学会平复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参予一些家务劳动,民以食为天,所以不要小看一日三餐的忙忙碌碌,这将对你的孩子解决生存技能的问题,成就感以及自信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产生很好的效果。
送孩子去学校,是父母的期望,期望孩子能够在接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教育下成为栋梁之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有成竹在胸的知识储备,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良好的品德修养,对学生严格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严师出高徒,艺精靠磨练。名师出名徒,名校出状元。
严格的老师会为学生设定高标准,采取严格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经常与学生沟通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家庭、学校、社会的多主体参与,父母、教师、社交圈的共同尽责,才能有效塑造孩子的健康品格,培育合格的下一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