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理解数字背后的数量关系,比你想象中的难”
数字背后代表的数量关系,孩子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表征来理解。
我们成人很容易理解“3”这个数字,同时联想到它背后代表的数量关系。但对于孩子来说,“3”这个符号,跟它背后代表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她们需要很长时间的理解。这个时间,因孩子不同而异,或许是一到两年,甚至更长。
当我们看到“3”这个数字的时候,我们不可能通过几个例子就能说明清楚3到底是什么,除非进行了大量的举例。通过大量的不同例子,某天孩子突然顿悟了,3到底是什么,然后就能举出很多例子出来。
上小学之后,学习的节奏加快很多。有些孩子在学习加减运算前,并不能完全理解清楚数字背后的数量关系,而只是背诵记忆。从而出现做计算题时,时而做对时而做错。
其实,数学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幼儿园阶段,将孩子的数学启蒙融入日常生活,用游戏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场景化,图像化,会帮助孩子喜欢上数学。
“数量概念获取的游戏举例”
1.一盒冰淇淋,几勺可以吃完。一勺两勺三勺
2.一起做水果沙拉,放三块苹果、5块香蕉、7颗葡萄等等
3.扑克牌的游戏:爸爸或妈妈和孩子玩,1到5的扑克牌,约定如果同时抽到相同数字时,抢拍桌子做出相应动作。比如拍几次手、转几圈,走几步等等。 增加难度的玩法可以是抽1到7的扑克牌,比大小后,大的拍桌子做动作。
4.切豆腐游戏,根据对应关系预测数量。一刀切下去,会变成几块。两刀,三刀呢?切之前可以让孩子先预测。如果不能预测,可以先玩低难度一些的,切开后再点数。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01017/0a25dfa5bcacf49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01017/d0d5a6fb4471685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01017/8598dee4dd34a71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01017/382a301907cf1ef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01017/ff5885dc259c84cd.jpg)
这些游戏,核心理念都是用动作、用不同场景来玩表征数字的游戏。即使小6读一年级了,依然很喜欢玩。我会将数字增加到10以上。她依然能在玩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乐趣,一直觉得数学很好玩。
最近数学课学到“8“和“9”,我和小6又重新玩了扑克牌游戏。依然可以设计不同方式来表征“8”和“9”,比如抽到“8”,说一句有八个字的句子,或者说8个认识的生字,玩数学的同时也在玩语文游戏。
“陪玩不是我来教你,而是我们一起玩”
其实,陪伴孩子有很深的学问。除了陪伴情绪,还可以陪伴孩子玩不同的游戏。陪玩过程中,亲子关系更亲密,孩子的能力也得到提升。高质量与低质量陪伴,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调整好自己的身份。我们和孩子,只是相互陪伴,共同学习。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教孩子什么,相反是孩子教会我们很多事情。
在陪伴过程中,我时常提醒自己,不是以我懂得比你多,我来教你的姿态来教孩子什么。而是我发现数学可以这么玩,我们一起玩吧。
昨晚,我跟小6说“我又发现了好玩的游戏,你作业做完我们来玩吧”于是,我把一堆糖果拿出来玩了“10”以内加减法、分类、替代表征等数学游戏。玩游戏背后包含的数学原理并不需要告诉孩子,但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无形中已经慢慢掌握。
小6玩得很开心,不止因为玩的游戏她会,还有玩完之后,我们一起愉快地吃了糖(哈哈哈,没让妹妹知道)
玩,是最好的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01017/2778b55a221aa3f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01017/8aaaccbe57c0f63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