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被虐童事件刷屏,本身对新闻不敏感的我,看到可爱的孩子们被如此对待,不禁心颤,想了很多。
我国孩子性教育的缺失和谴责罪犯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就三岁的孩子教会他如何保护自己,面对强大的敌人,孩子还是会力不从心的。
当大家都在谴责无良的虐童罪犯时,有没有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么久才曝光与天下。家长对孩子的敏感度在哪里?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的孩子两年前发生的事情。
孩子在上现在的幼儿园之前,还去过一个幼儿园。入园时的老师们都很好很和善,我们送了都很放心。不过由于当时招收人数不够,幼儿园无法支持下去,突然有一天,在家长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换了老板,渐渐的老师也悉数换完。
由于幼儿园本身学生少,大小孩子被安排在一个班,这倒是在蒙氏幼儿园很普遍。
原本的老师尚且可以做到公平公正,耐心对待,所以孩子们过的很快乐。但是后来换的老师都是刚毕业,没有经验。这下孩子们就乱套了。
我孩子当时是最小的,孩子们抢玩具是正常的,当事件发生时,老师的态度确是不与干预。孩子最小自然每每受伤。但这是事后我经过考察发现的。
我的事件从最后一个老师被换走开始。
所有老师被换走的第一天孩子就有反应了,不想去学校。因为孩子之前没有抵触幼儿园的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的第一反应会不会是老师对他不好。我冷静下来,决定自己去确认一下再下定论。
第二天,我特意在中间遛去学校看情况,没看到什么异常。可是晚上回来孩子开始强烈要求喝牛奶。平时喝不完今天却喝个精光,喝完嘴一擦,告诉我他要长得比他的同学都高!孩子想要强大起来的愿望突然变得如此迫切,当时还没到力量敏感期的孩子突然出现的反常现象又让我不禁警惕起来。
第三天早晨去学校,原本儿子会拿起自己带的玩具给老师展示,当他看到老师时却突然把玩具藏到身后,并且自己也藏到我身后,有点发抖。进入教室,最大的孩子没有经过我孩子的同意就拿走了他带的玩具,我看到孩子瞬间眼睛红了但是不敢说话,身体发着抖在忍耐。我感觉孩子迫于对方身体的压力不敢言语。
我找到对方,告诉他:“孩子,你需要经过他的同意才可以玩他的玩具。”孩子并没有生气,很懂事的还了回来。不久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是一个身体情况和孩子差不多的孩子抢孩子的玩具。这次我的孩子没有忍耐,大打出手。我冲上去再次处理纠纷,而老师无动于衷。我向老师反映,老师却说孩子们要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大人不便插手。要知道混龄班秩序和规则是必须的。
我终于明白了,幼儿园是用对待平行班的方式对待混龄班的孩子,造成了今天的问题。
原本不想把孩子刚适应的幼儿园就随便换掉,也想换了新的还需要磨合,有心与院长沟通。
晚上孩子就开始做噩梦,嘴巴里清楚的说着:“别打我!别打我!”一晚上一连几次。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整夜未眠。
第四天我送他去学校,硬拉门也不进,同时跟园长也沟通无果。最终我决定带着孩子转身离开。
全过程孩子也没告诉我发生了什的,因为太小,说不清。全部都是我在不停的找真相。说来不难,就是一个做母亲对孩子的敏感度。我这个问题算不上恶略事件,却也可以第一时间告知到孩子的异常。对于那些恶略事件,是不是感知度会更高一些呢。
可是有多少家长缺少这种敏感度。缺少敏感度的背后是亲子关系的严重缺失。是有效陪伴时间的严重缺失。
多少孩子一个星期只在周末才能见到一次父母,又有多少孩子半年才见到一面,有的甚至一年。见到了有效陪伴时间又有多长呢?路途又有多远呢?不过是姥姥奶奶家到自己家的距离。当然也有特殊家庭,我只能说大部分家庭会有这种情况。
孩子奶奶曾经多次提议担心我工作太辛苦,想把孩子接到她身边,被我婉言谢绝了。她们的心意让我很感激。但是再累孩子的字眼责任人是我们,不是老人们。他们把我们养大,责任已尽。
很多朋友问我孩子老是暴躁怎么办?
很简单,不论大人孩子,被满足的人总是可以静如止水,不被满足的人大多暴跳如雷。
现代育儿已不能停留在吃饱穿暖的阶段,还需要多给他们有效的陪伴。当他们的心里充满你的爱,自然就能平和下来。孩子是最在意父母的,有时他们爱父母胜过父母爱他们。因为对以一个没有社交圈的幼儿来说,父母就是他的全部。暴躁就是他们的心没有被父母爱满足的最大表现。
正是父母子女间亲子关系缺失这一感情漏洞,给了害人之人可乘之机,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同妈在此呼吁,接回您的孩子。不管您有多忙,有多少困难,尽可能的咬紧牙关克服困难,也要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陪在他身边。这是做父母的职责。
细数来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在人的一生中计算并不长。长大了他会有自己的家庭,到那时想陪伴就来不及了。
孩子换幼儿园期间去找过教育局,问幼儿园不告知就换园长这件事找哪里可以派人来审核调查。结果教育局明确告诉我幼儿园不归教育局管,小学以上才归教育局管。幼儿园属于企业编制,需要找区检查机关。
幼儿园是基础教育,6岁之前的孩子正是各个敏感期爆发的时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教育的启蒙。再此我希望国家早日把幼儿园规到教育局名下,规范管理,更好杜绝伤害事件再次发生。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爱孩子就多陪伴孩子,真正的看见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