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苍春波
我曾采访著名美术教育家郭绍刚先生,谈到孩子的教育,他说:“现在很多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认为,起跑线不是在学校,也不是在补习班,而是在家庭中。”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郭老师的观点可谓真知灼见啊!
现代生活节奏快、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管教不严,是家教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溺爱孩子、忽视了行为准则的重要性。随着“自由意识”增强,人们认为很多事情没有必要管得那么死,孩子要自由发展,加上独生子女备受宠爱,于是就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小霸王们折腾得都要造反了,家长们还能爱意满满地看着行为粗鲁的孩子,认为活泼好动、可爱至极。对于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有些家长认为是天性使然,不用去管,或者认为树大自直,不舍得去管。结果呢,本来应该是常态的事情,变成了特殊现象——如今有规矩、有礼貌的孩子成了异类。而一些行为方面的规矩如果不从小养成,长大了再学就困难了。一群不懂规矩的人在一起,能有什么好事呢?家长不管孩子的第三个比较主要的原因是家长的惰性大、依赖性强。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了,就想要靠老师管。管得深了,家长不愿意。管得浅了,又嫌老师不负责任。作为最了解孩子的家长,如果都认为管不了或者不想管,那和孩子只是萍水相逢的其他人怎么可能管得更好?如果一对一或者二对一管理孩子的家长都认为无能为力,那么一对多的其他人怎么能管得很细致?
在孩子的行为举止方面,应该遵从的最基本的规则是“不打扰别人”。家长应该明白并让孩子懂得,任何人言谈举止的自由都是有度的,不是无限制的。当我们享受自由时,应该不打扰其他人。在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习惯。从生活自理开始,孩子要对自己的物品、时间、金钱都逐渐学会管理,父母尽量少插手。管得越多,孩子越无从进步。有些父母认为,放手让孩子成长是一切听孩子的,这是一种放任自流,也是不取的。如果未成年人什么都明白、能做正确的决定,那就不需要成年人的监护了。
知识培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教习。会“做人”是人生的根基,坚实的根基上才能建高楼。如郭绍刚先生所说,家庭教育是孩子们的起跑线。从这个层面说,真的是不要也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读书心得——
家庭是孩子们人生出发的地方,迈出第一步就选择了方向、节奏和信心。从孩子身上一定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努力在孩子面前成为那样的人。你可以不才华横溢,可以不见识广博,但你应该是一个懂边界、懂规则、懂德性、懂付出的人,给孩子一个享用终生的良好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