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最高纯度的爱,但在给予的千万条路中,一定有一条是最适合最优于孩子的选择。
我自己是在幼年隔代寄养,初三开始回到父母身边溺爱长大。我从来不否认我姥姥姥爷对我的关爱和我爸妈对我的爱护,但我的的确确用了很长时间自我挣扎,终于在大学报志愿的时候一纸通知书挣脱了这粘稠的爱和束缚,开始放飞之路。
所以当我大学的时候看了不少育儿知识和心理类的书,倒不是那时候就为以后生孩子做准备,而是在查找我爸妈对我看似没啥问题的教育中错在哪里,我该怎么重新自我教育修正呢?
自从怀孕了更是喜欢看育儿、教育理念这样的东西。朋友还送了厚厚育儿百科,怎么洗尿布都有步骤。
同时我开始想,育儿知识理念百家争鸣,孩子,我要给你什么才是最好的?
一、言传身教、心智成熟的妈妈
你的教育理念再先进,碰到棘手的事情情绪激动忍不住发脾气;教育知识储备再多,逼着孩子去学各种可能有用的技能,自己的人生一团浆糊平庸无趣。
不能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做榜样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人的成长一定是终身的,为人父母,也许是第二个成长契机,和孩子互为榜样和欣赏的人,这样的正循环才是好的教育。
首先,我得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我,价值观、世界观基本稳定的状态,通过自己的行动内心笃定明天更好未来可期。
二、安全感
安全感的突出主要因为今天发生了一件有点小激动小伤心的小事。
大姐家宝宝1周岁了,大舅大舅妈是姥姥姥爷帮带孩子,常常发些小孩子的视频在家人的群里。今天的视频是这样的,孩子坐在自己的小餐桌上,被要求双手合十做谢谢的动作,然后小手捂在嘴上再拿开做“飞吻”动作,喂了一口,来一遍“谢谢”和“飞吻”,小孩子急的脸抽抽着,马上要发脾气哭了。大舅乐呵呵的说我们宝宝吃点东西真不容易哈。是啊,为啥孩子吃个东西这么为难,不能好好吃个饱嘛,我让老公看视频,问他的感受。老公说跟训小狗一样,根本不是教育,就是把孩子当玩具了。我回复个大拇指,“三观超正,咱俩要统一战线。”
之前我特别热心的在群里普及我认为正确的育儿知识,比如孩子哭了赶紧抱,别怕孩子抱惯了总哭,但他们都感觉自己是大人明白着呢。现在我也怀孕了,只求独善其身,以后养好自己家的娃。
跟老公统一观点后,跟妈妈讨论这个事情。在我看来,一岁的孩子不需要锻炼礼貌这个事,特别双手合十的谢谢只是为了大人的开心,所谓的飞吻也是小孩子表演的功能,没有任何实质意义,而拿吃饭来交换做这些无用动作,不痛快的满足孩子,很有问题。我妈不出所料的反对了我:多大的孩子教多大的东西,这么大就得教这个,教别的也教不会。别人家孩子抱出去都会谢谢会飞吻,你家孩子不会多丢人?我说可以给读故事,暂时听不懂也是熏陶。妈妈索性说,你自己的孩子,愿意怎么教就怎么教,我不管,你别上班自己带吧。
作为一个情绪容易波动的小孕妇,电话的另一边我真是激动了。在我长大以后感觉更是她离不开我,她特别希望和喜欢把我当小孩子照顾和管着,而我特意跑到千里之外定居。之前催着我怀孕,她可以帮我带孩子来到我的城市,时不时自怨自怜一下离女儿太远。现在她轻易的因为一点点小分歧发脾气。这一刻我回到了孩子的感觉:说,你妈不要你了,孩子哇一声哭了,说,妈咋能不要你呢,不是逗你玩嘛~最后加一句,这孩子,真不识逗。
父母啰嗦好好吃饭、照看生活起居付出的大多数辛劳是没有必要的,至少没有他们以为的那样重要,而给孩子一种理解和可以“托底”的安全感的重要性被忽略和低估。有的父母,明明会付出会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嘴上因为大人的优越感、因为自身情绪的波动,给孩子很大的不安全感,在幼小孩子的心理,逗孩子说妈妈不要他了,真的会有抛弃感,而作为从小安全感就不足的我,当我亲妈跟我说气话不来给我看孩子不住我家,虽然心理知道不是她本意,但一瞬间心也要凉凉。
老公安慰我说,父母没有那种意识,世上没有那么多智者,相互理解最重要。
父母心智成熟,拥有智慧,创造自己有价值的人生,无条件的给予支持爱孩子,养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是最好的那种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