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无论是古代圣贤,文人墨客,还是现代的社会价值观,都在倡议着人性本善,做人应有善意。
而战国末期的荀子却曾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通过环境和教育来影响人,使人向善。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孰是孰非,我不知道。我不相信人性本善,若人性本善,那恶从何而来?我也不相信人性本恶,若人性本恶,那善又从何而来?那人为何会有恻隐之心,感同身受,情感共鸣?所以,我想在人的内心里一定住着天使和恶魔两个人,而我们就是天使和恶魔的天平,一旦失衡,我们就会走入两个极端。天使与恶魔并无好坏之分,因为这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安宁需要善,需要天使,所以我们都希望天平向善的一方倾斜。我们虽是天平,可我们却不是客观的,因为我们有欲求,有欲求就会有私心,有私心就会不公正,不公正就会使天平失衡。而天平一旦失衡,我们就会被天使或恶魔而左右,一旦被它们左右,我们就可能做一些让自己或别人觉得错误的事。
人性有善有恶。善要看怎么善,恶也要看怎么恶。如果对坏人善,那就不是善;同样地,如果对坏人恶,那就不是恶。所以,善恶未必就是善恶。就像哲学上说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事物可能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
所以什么是人性,人性究竟是善与恶,不能盲目地去评价,而应针对具体事件,具体问题来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