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两天回老家收麦子,感觉有些疲累,所以也就没有更新文章。最近有一个体验,那就是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当你把能量用在一个地方的时候,用在其他地方的能量就会减少。而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当你情绪比较积极的时候,你会发现很难变得消极;同样,当你消极的时候也很难变的积极。
另外,身体与心理、精神之间是可以转换的。例如,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地里干一会活,心情就会变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就是能量守恒吧。因为当你把过多的能能量用在身体上的时候,用在消极情绪上的能量自然会减少。所以,我原来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几乎所有的精神类疾病都是闲出来的。你看看那些经常干体力活的人,很少有得精神病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养家还没有时间呢?哪有那么多时间想一些没用的问题啊?
所以,你会看到,很多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心理专家,只是通过心理层面去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很难。相反,如果从身体层面去解决就简单多了。所以,当你感觉抑郁、焦虑、无聊的时候,不妨去干一通体力活。当你的身体感觉特别疲劳的时候,心理层面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什么辟谷可以调理心理疾病也是这个原因。因为它一方面从身体层面入手,另一方面从精神层面入手,双管齐下。另外,在你疗愈身体的过程中,自然也会了悟很多道理。而这种了悟与那种思维层面上知道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亲身体验后的感悟,而那种只是思维层面上的知道而已。
例如,我们一般不大容易相信思维层面的东西,反而更相愿信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也是这个道理。这就好比方,别人告诉我们面包好吃,但是我们不一定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但是当你亲自吃过了之后,才会有一种亲身体验,哦,原来是这样的味道。
为什么很多心理师从精神层面上入手解决精神类疾病不容易成功也是这样的。你只是告诉它该怎么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都不白费?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们知道的甚至比我们都要多,但就是不想行动。所以,知与行之间有一个缓冲区。如何做到从知到行,确实需要一些小心思才可以。
2.以前每年收完了麦子,都会存在来,等到价格高的时候再卖。可是每次往屋子里倒都是一件相当苦逼的事情,那种灰尘弄得你浑身都是,关键是还喘不过气来。你的鼻子就变成了一个灰尘过滤器,不多一会儿,鼻子里就会擤出很多黑色的东西。这还只是往里装麦子,等到要卖的时候,再把它们弄出来,又得折腾一番。
如果赶上好价钱还好,能稍微赚个钱。如果运气不济,那你这顿折腾就白费了。所以今年干脆也不存了,直接拉到镇上去卖。尤其昨天天气不好,看了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所以大家都赶紧抢在雨来之前要把麦子卖掉。幸好昨天卖掉,果不其然,今天下雨了。
哎,这可能就是生活。你说种地赚钱吗?不赚钱,但是农民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想把地租掉。因为他们始终有一种感觉,土地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似乎也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再或者说他们不想脱掉农民的帽子。
就像我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我骨子里就有一种土地的情节,总是感觉在那里劳动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是的,尽管很劳累,但是越劳累,我反而越能感觉到那种存在的价值。如果太轻松了,反而觉得不自然了。
我想这可能就是宿命吧。我的后背上有一个很大的痦子,我娘说这是劳累命。也许是吧,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挺享受这种劳动的踏实感。我发现如果很长时间不干活,我心里不是这儿不舒服就是那儿不舒服;但是一旦干起活来,什么毛病都没有了。所以说,土地注定了是我一辈子的寄宿。
3.最近,我又听到几位朋友去世的消息。让我不禁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悟,以前,尽管也对健康感兴趣,但那只是正站在谋生的角度上,而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年岁的不断增大,我发现健康也成了自己和家人的问题。这时候,我又重新看待健康在这个问题了。
以前,我认为人只要有病就去医院。但现在,我似乎有点胆大包天,认为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可以疗愈的,甚至包括癌症。这个时候反而不能再从身体层面上入手了,而是从心理或者精神上。
我不断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用在这里也特别合适,那就是:你不可能以造成问题的意识水平去解决那个问题。例如,身体出了问题,你只是从身体层面去解决就很难解决;相反如果从心理、精神层面也许会更有帮助。同样的,精神有问题,你也不容易在精神层面去解决,这时候如果从身体层面去解决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对这个观点不以为然。结果就葬送了很多生命。实际上,现在的大部分yiyuan就是这样一个机器。它很少关注你心理层面、精神层面的问题,只是在身体上给你处理。那样是很难解决问题的,看看yiyuan的治愈率到底有多少就知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