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夫子:孔文子【卫国贵族,身居大夫,子路曾经担任过他的大管家】的谥号为何确定为“文”?
孔子:文子天资聪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于他的人请教,所以给予了谥号“文”。
理解:实用性很强的一则论语,这章论语强调了这么两点:
①、一般而言,天资聪敏的人都不太好学,因为聪明,所以会将自身的聪明视为一种天然优势,自然也就不会下苦功夫去学,更难以在某个领域上持之以恒。
如果天资聪敏,然后又好学,这就是敏而好学,这种人想不成大事都困难。
②、一般而言,身居高位的人都会耻于下问。只有那种身怀质朴、尊重事实、有求知欲望的高位之人才会下问,因为在其看来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都是自然,都是朴素的。
时至今日,敏而好学和不耻下问已经都成为了成语,相信这种治学精神可以在中华民族一直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