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9M 读书打卡
书名:蔡康永的201节情商课
作者:蔡康永
章节:116 【第二十九周答疑】自信是每个人的天赋,只是需要被激发
书摘心得:
争强好胜”的心态,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很常见。上学的时候呢,大家比的是谁的奖学金高,谁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得好:那工作之后呢,比较的东西就更多了,房子、车子、家庭环境等等,所以同学聚会啊,都只往好里说,谁都不想显得比别人混得楚。
可是,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争强好胜的心态呢?
首先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情对你来说,很容易就能做好的话,你还会争强好胜吗?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如果你很轻松地就拿到了很高的奖学金,或者是,你对自己的工作特别满意,你觉得现在的工作成就是你轻松就取得的,那你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件事情,也不会跟别人去比较嘛,在这个问题上,你就不会跟朋友争个高下了。
我们之所以争强好胜”,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自信。而当你不自信的时候,就会用争强好胜的方式来补偿自己,强迫自己超过别人,或者是伪装得比别人优秀,来给自己制造一种自信的错觉。而这种“自信",其实是一种假象,并不是使你真正变自信的方法
那什么是真正的自信呢?
其实,真正的自信,就是你认为你的行为,能够达到积极的结果,注意哦,这里说的是你认为。其实,客观事实上,能不能达到成功的结果,能不能赢过别人,这都下重要,重要的是你认为",你能不能达到好的结果
“你认为“三个字,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你也可以拿这两个问题,问一问自己,判断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自信的人。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生活中的小事,算是成功的体验吗?比如说,今天呢,你炒了一盘特别好吃的西红柿炒鸡蛋,你觉得这算不算一件成功的事情呢?不自信的人会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自信的人呢,会把生活中这些容易被忽略掉的小事,都算作自己的成功体验,当成自信的底气。
那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你的成功体验,能不能在别的地方复制呢?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复杂,还是用刚才的例子来说,你今天炒了一盘特别好吃的西红柿炒鸡蛋,那如果再让你做一盘青椒炒肉,或者是让你做点别的活动,你认为也可以做得好吗?
自信的人,就会通过之前的成功体验,来想象自己在类似的事情,或者是别的事情上也会成功,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积极视觉,也就是说,你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将要做的事情。
从进化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信其实是每个人的天赋,如果你不够自信只是因为你还没有把你的这种天赋给激发出来
那么,怎么激发自信呢?在这里给你介绍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这个方法来自于在牛津大学任教的Neel Buto教授,它叫作"Make two ists,就是做两张清单,那么,是哪两张清单呢?
第一张,叫作成就事件消单",只要一件事情的结果是好的,别人也是认同你的,你就可以把这件事情列入到你的"成就事件清单"里,比如说,你今天帮同事解决了一个数据计算的问题,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呀,可是,这就能够算作你的一个成就事件。
那么,第二张清单,叫作优势清单",也就是说,把你所有的优势列出来。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正好就可以参考一下刚才所列出的成就事件清单",你可以分析一下,你所做出的这些成就,到底反映出哪方面的优势呢?还是拿刚才那个例子来说,你帮同事解决了一个数据计算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你计算能力强,或者是因为你比较友善,同事愿意向你求助,这些都是你的优势。
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哈。
第一,制作两张清单,分别是“成就事件清单"和优势清单",它们能够帮助你,总结生活中的成功体验。
那第二呢,就是每天“早读",拿出清单来在固定的时间读一读,看一看,这一步是在锻炼你的"积极视觉",让你从之前的成功体验中,找到自信的感觉,更加积极地看待以后要做的事情,而当你有了真正的自信,就不会再和朋友们争强好胜,咄咄逼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