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娇花落,繁叶茂,端的是繁荣模样。日光透过树叶,斑驳成影,光亮之下,暗影栖息。徒步村中小巷,驻足小憩,难辨方向,唯影与人相伴。
万物各异,光下成影,无非黑白。巷道,弯弯曲曲,窄窄长长,无人声鼎沸,也无车马喧嚣。偶然地,于闹市中遇一宁静。明明是第一次来,心头却浮过一丝熟悉。透过疏离光影,原来,我生长的地方,也有这样的巷道。故乡的巷道,留下了太多不可磨灭的记忆,喜怒哀乐,如数家珍。眼前之景,终是与记忆里的光影重合不了,说是相似,不免有自欺欺人之嫌。五里桥村的小巷,入眼是白墙黑瓦。白墙上或字迹工整,寓哲理,明大德;或画花鸟鱼虫,摹民族风貌。水泥铺地,光滑明亮,却也少了丝人情味。想起故乡小巷里的青石板,陈旧,粗糙,祖祖辈辈踏过,留着千万人的脚印。一切都只是儿时的记忆了。青石板缝间的小青苔,雨后泛着水光,绿幽幽,软绵绵的,像酣睡的小孩,也像偷饮贪杯的少年。慢慢踱步小巷,竟有些恍惚,无奈摇头,继续往前。生活就像走路,我会偶尔驻足,回忆,却不愿回头再走一遍。期待和希望,都属于前路。
我仍在五里桥村的小巷闲逛,惊讶于肃穆庄严的清真寺,惊艳于典雅素美的扎染服饰。两者相遇,必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清真寺里,诵经声不绝于耳。扎染院子里,蓝白相间的衣裙随风飘舞,恰似不小心落入凡间的蓝天白云。把蓝天白云穿在身上,人也多了分不食人间烟火之气。扎染工艺,千百年来,经久不息。蓝色染缸映出手艺人一丝不苟的神态,捆扎染色,晾晒剪裁……精致,从每一角布料开始。现代生活争分夺秒,人人步履匆匆,谁也不会惦记小院子里的平淡朴实。大机器下的批量生产,再昂贵的布料也免不了粗制滥造。手指触摸过的布料,绵软,柔和,有人气,有温度,甚至,有灵魂。千百年传下来的老手艺,凝聚着祖辈人的心血。传统与现代的糅合,是继承,也是创造。老手艺要传承,要发展,就不能一尘不变,新鲜的血液,新鲜的创意,能为老手艺注入永续发展的动力。扎染阿姨说,染缸像陈酒,越酿越淳。老手艺也是一坛老酒,甘甜香醇,深巷也淹没不了浓烈酒香。
蓝白扎染布上,卡通人物嬉笑打闹,阳光匝地,留下浅浅光影。小时候,我顽皮得不像话。虽说我是个小姑娘,可下河摸鱼,爬树逮鸟一样没少,身上穿的衣裳,总是会被刮破。为此,没少挨奶奶的骂。但每次,奶奶还是会坐在家院儿的藤椅上,一针一线地缝补刮破的衣裳。我的小碎花裙,小布鞋,小发饰,大多是奶奶亲手做的,乍然想起,顿觉欢喜。很幸运,曾有人满心满眼为我做衣裳。抓不住的格外想留下,捏在手的却忘了珍惜。光影交错,杂乱无章,蓝白成景,回忆淡淡忧伤。
扎染小院里,有位回族阿妈。记不清阿妈的具体长相了,只记得她是个眉眼慈祥,瘦弱精炼的中年妇女。回族阿妈说起她的起过去,云淡风轻,却不知,听者心中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停息。阿妈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她说,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每个穆斯林一生要去一次圣地麦加朝拜。阿妈年轻时去过一次,去时忐忑激动,归时是从未有过的平静。阿妈没上过几天学,诗经宋词的名篇名句却信手拈来。对于文学,她也有着独到的见解。深巷小院,不是囚牢,充满热爱的人,在哪里都能生活得有滋有味。阿妈一边说,手里的活也不落下。她的手灵活地在衣物布料之间穿梭,手指翻飞,娴熟地将衣物叠成方块,又整整齐齐地将它们码好。反反复复,阿妈也不觉得枯燥,她的嘴角带着浅浅的笑,眼里散发出让人不不能忽视的温柔。阿妈说,结婚生子,是一种付出,她不讨厌付出,她足够热爱生活。头上的方巾她没想过摘下来,那是她的信仰。手里的染布她也没想过扔掉,那是她的生活。
夏日的阳光亮得刺眼,照在身上热得慌,我走出扎染小院,笑着和回族阿妈道别。逆着光的巷口,走出,便是通途大道。
日光落在屋檐,惊醒飞鸟,扑棱棱飞向天际。临近午后,气温越发升高,太阳底下移动的人,早已汗流浃背。我撑着伞走在美食街角,食物的香味尽数飘入鼻中,思绪却飘得很远。雨中的五里桥村,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是这样吗?大片的乌云遮住太阳,挡住光,地上的黑暗残影也了无踪迹。雨点或粒大如豆,或细密如针,晶莹落地,迅速爆破,发出清脆声响。雨水将瓦片、墙面、石板路刷得锃亮,也将绿叶小草洗得纤尘不染。雨帘散布街头巷尾,雨丝携着清风拂过每粒尘埃,躁动不安的心变得安宁。朋友的嬉笑拉回了我的思绪,青天白日俱在,地上的黑影缩成小小的一团。不禁感叹,还真想看看雨中的小巷,不知与江南相比,韵味如何。
五里桥村之行匆匆结束,收获良多,也算不虚此行。墙上的“明德敬德”“诚实守信”不单单是标语,更是刻进骨子里的信条。家家有花,院院有景的五里桥村,守得一方宁静安然。五里桥村是特别的,它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五里桥村也是普通的,它淳朴善良,有着中国大地上无数村庄的光影。五里桥村有着太多值得深思的东西,我慢慢回味,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我期待着,去看一次雨中的五里桥村。五里桥村的光影,隐隐约约地,像极了远方的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