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一周两本书24:印象派的敌人、一幅画开启的世界

一周两本书24:印象派的敌人、一幅画开启的世界

作者: 萧闲alx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16:57 被阅读69次

印象派的敌人(马萧)

无论是各种艺术史,还是知乎上的艺术类问答,都告诉我们19世纪法国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是这样的:新古典主义(大卫、安格尔)、浪漫主义(德拉克罗瓦)、现实主义(库尔贝)、巴比松画派(柯罗),然后当然就是众所周知的印象派(莫奈、雷诺阿、塞尚)....这个发展脉络在反复阐述之下已经成为共识。

那么,下面这些名字你知道几个呢?

卡巴内尔、梅索尼埃、热罗姆、库退尔、德拉罗什、莫罗、布格罗、勒帕热......

应该一个都没听说过吧,实话实话,我之前也是闻所未闻。

他们,其实才是真正占据着19世纪下半叶法国艺术舞台中心的人物,是当时最受追捧的画家,是掌握当时艺术界话语权的权威。

我们都喜欢看弱者击败腐朽顽固的权威后冲天而起的故事,而印象派的崛起绝对符合这样的情节。我们在看艺术史时都会愤怒于沙龙评委的保守与顽固,居然硬生生的将朝气蓬勃充满创造力的印象派诸将挡在了沙龙之外。还好市场和历史后来都承认了印象派,而当年那些“反动势力”都已经被历史的尘埃所覆盖,随风而逝了,再没人提起。

真是天道好轮回啊!

可是,当年站在印象派对立面的那些人究竟是谁?

我们并不清楚,他们艺术史上在只是一个面目模糊的群像。我们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谁,究竟画过什么画,究竟做过什么事情。

他们,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那些名字。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可以称之为“印象派的敌人”。

马萧试图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拭去历史的尘埃,带领读者去见识一下19世纪法国艺术的真实模样。在他忠实近乎繁琐的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19世纪法国绘画的主潮,基本上没有印象派什么事。

诚如陈丹青在序中所言:

情形变得诡谲而明确:在我们今天大而化之的历史回望中---这回望的集体眼光、与当年沙龙审查官同样势力--法国绘画只剩下了印象派。

马萧的讲述是从1863年开始,因为那一年发生了一件标志性意义的事情:

马奈完成了《草地上的午餐》,但落选了沙龙评比,后来在落选者沙龙中展出时备受争议。如今这幅画成已为开启艺术新时代的里程碑,没有哪一本艺术史会遗漏它。

然而,如今已经没有人知道那次沙龙夺魁的究竟是哪幅画。我们更不会知道,马奈是有多嫉妒那位能够被官方和艺术界主流所接纳认可的画家,一直到生命的终结这种情绪都未曾改变。

那个画家,叫做卡巴内尔。当年的那幅画,叫做《维纳斯的诞生》。

草地上的午餐 维纳斯的诞生

如果摒弃一切文字说明,单就两幅画本身而言,我相信大部分普通观赏者都会觉得第二幅更好看。即使过了150年,其实普通民众的审美趣味也并没有改变太多。

然而在艺术史家的笔下,这些获奖作品都是没有创造力的,画风甜腻,理应被历史遗忘。所以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身影慢慢在历史中隐去,渐不为人所知。

历史记录肯定是有选择性的,历史记忆必然会淘汰很多作品。但我们都应该明确一点,如今的历史书其实是在用后世的眼光去裁剪历史,并不能代表那个时代的真实场景。如果想要了解那个年代法国艺术界的真实景况或者普通民众的日常审美,我们需要更为广阔的眼光。

我觉得这本书是个很好的启发,可以用来反思其他门类历史的写作。

比如无论文学史还是思想史,不少重要的脉络人物在生前都是声名不显,他们的名声和影响都是后世发掘出来的。那么,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究竟是谁独领风骚、备受追捧呢?或许那些人的作品或思想并不值得我们去记忆或缅怀,但对于重建那个时代的风貌却是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幅画开启的世界(高畑勋)

因为去世的消息,高畑勋的名字前段时间频繁出现在了各大新闻平台上。很多人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吉卜力不是只有宫崎骏啊。

我过去也是一样,把所有吉卜力的电影都理所当然的归在了宫崎骏的名下。后来才发现,我最喜欢的两部吉卜力电影---《听见涛声》和《侧耳倾听》,其实都不宫崎骏的作品。而吉卜力另外一部经典之作,《萤火虫之墓》,则是高畑勋的作品。

吉卜力工作室原制作人西村义明曾经这样形容高畑勋:一切都是从他开始的,他发掘了宫崎骏,起用了久石让,他指导了铃木敏夫。没有高畑勋,就没有吉卜力工作室。

由于宫崎骏的光芒实在是太过耀眼,以至于高畑勋的身影黯淡了许多,但这绝不影响他一代动画大师的地位。他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辉夜姬物语》,简直堪称艺术品。

那么,听听这么一位动画大师聊聊绘画的故事,应该会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吧。

2003年,吉卜力工作室主办的月刊《热风》首次发刊之际,主编邀请高畑勋每期选一幅画,围绕它写一篇文章。内容不拘,谈谈画作本身也好,或者聊些由画作联想到的内容也罢,都可以。

想必以高畑勋在吉卜力中的地位,主编大人也不敢提太多的要求吧哈哈。

诚如高畑勋所言,最后呈现出来的文章,既不是对艺术史的追溯,也不是解密某副作品魅力所在的名画导览式读物。而是一个爱画之人,围绕着一幅画,夹带着自身的独断与偏见,既不拘于这种范式,亦不守那样的规矩,极其随性地交出的一份赏画报告。

因为是个人赏画报告,所以高畑勋可以完全不顾及诸如历史地位这样的因素。跟随者他的脚步,我们看到了许多在一般艺术史中看不到的作品:

比如伦勃朗,他说的不是《夜巡》,而是《桌前的提图斯》;比如波提切利,他说的不是《维纳斯的诞生》或《春》,而是《持石榴的圣母》;比如库尔贝,他说的不是《奥南的葬礼》或《碎石工》,而是《海浪》;比如梵高,他说的不是《向日葵》或《星空》,而是《老葡萄园和农夫》......

这些作品各有各的精彩,让我惭愧的认识到,只是看了几本艺术史就觉得自己对艺术有所了解的想法真是太肤浅了。

关于画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别人的评论带着走的。别人说好,我们也跟着啧啧称赞,别人说不好,我们也跟着评头论足。

说到底,还是由于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美术训练,对于美术的认知少得可怜。所以难免底气不足,只能参考别人的意见,乃至于人云亦云。

而高畑勋作为浸淫动画多年的专业人士,显然对于什么是好的艺术有着自己明确的标准。他人眼中的杰作在他看来可能就是名过其实,比如宫本武藏--坦白说,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还真不知道宫本武藏居然还会画画。

在高畑勋看来,宫本武藏的画作虽然出色,但仍旧缺点什么,无法直抵观者心灵。他的笔法,过于“稳妥”,少了某种刹那、转瞬即逝的泼辣与惊险味道。

他甚至很直白的写道:

人所称道的“包含气魄、挥洒自如”的运笔,我感觉也太过娴熟流利,缺乏一种压顶而来、撼人心魄的气势。这样的话,能说它达到了“剑禅如一、画禅如一、剑画如一”、“孤高透彻”的境界吗?说什么我也不觉得它“剑气四溢,令人难于近前”。

想必我们在看某些名画的评价时也会有这种想法,只是面对着众多名家的赞誉不好意思说出来而已。

同样的,对于书中的某些篇章,我也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真心感觉有些言过其实,比如关于塞尚的内容。

其实这也不能怪高畑勋写的不好,事实上也看过不少艺术读物,但没有一本能教会我欣赏塞尚的美。这和艺术修养和个人喜好有关,实在强求不得啊。

之前也说了,这本书是高畑勋随兴所至的观画笔记,想到哪到哪。所以若不是本身学过美术或者对艺术史有一定了解的话,看起来可能会有点吃力。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配图,这和作者无关,纯属出版方的责任。高畑勋在论述一幅画的时候,经常会拓展到其他很多画作。可这些画作在书中都没有引用,读者只能全凭想象或自行搜索,真是糟糕透了。

还是那句话,一切不配有高清大图的艺术类图书都是耍流氓!

相关文章

  • 一周两本书24:印象派的敌人、一幅画开启的世界

    印象派的敌人(马萧) 无论是各种艺术史,还是知乎上的艺术类问答,都告诉我们19世纪法国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是这样的:新...

  • 209 新年复盘

    2021.1 第一幅画 阳光 2021.1.14 开启每日一画,详见链接: 开启每日一画,第一周[https://...

  • 第十一节 印象派

    考试 品评一幅画 融通(两种艺术之间的联系、特点) 对自己经历过的展览 印象派 三个阶段 印象派 后印象派 点彩画...

  • 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画,究竟在画什么?

    今天讲一幅众所周知的日本浮世绘,它是全世界人民看过最多遍的一幅画,影响过梵高、高更、莫奈等众印象派画家。它就是葛饰...

  • 【日知】莫奈的日出

    莫奈(1840—1926年)是法国著名的印象派大师,被誉为印象派之父。《日出》是他其中一幅代表作。这画也是印象主义...

  • H114【我的画】装饰花卉(3)

    这幅画是我画的花卉里边最美的一幅,好像刚刚找到画线描花卉的感觉,就结束了这类的课程。明天是新的一周,该开启...

  • 油画棒笔下的印象派风景(附工具介绍)

    去年有一阵子特别喜欢印象派的画风,觉得印象派画家们笔下的风景美极了,颜色是那么绚烂多姿,如梦似幻。经常盯着某一幅画...

  • 一幅开启新风的画

    一连几天没有签到了,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其他事情耽搁;二是懒的本性冒头;三是没有好的东西撞击。 今天听到广播里讲起对...

  • 风景

    喜欢宁静的风景 感觉是一幅幅画 水彩的 油画的 印象派大师的 纷至沓来 目不暇给 心里有的那些 总会在风景中找到...

  • 复盘|追逐光的莫奈

    听和读《看莫奈才是春天的正确打开方式》《搞懂印象派,一幅莫奈就够了》——Lens日课:好好听画。 BGM:Beet...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周两本书24:印象派的敌人、一幅画开启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qp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