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有点像传记,又有点像小说。《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是度阴山。
这本书先是讲王阳明的传奇一生,然后以王阳明的经历贯穿知行合一的思想。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中心思想。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这段是百度百科的。
王阳明从最开始的放荡不羁,到洒脱于世,他的一生经历了各种不公平的磨难,看起来相当励志。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这本书为了我们展现了一种思想-----心学。
知行合一贯穿全书脉络,那什么是知行合一呢?
依靠良知来行动。(百度百科有更长的解释)
那良知又是什么呢?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都能知道是非善恶,只不过有的人的良知被乌云暂时遮住了,所以良知不能发挥作用,也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了。
比如:大多数人看到婴儿在危险的阳台边缘玩耍时都会感到揪心,我们看到那些正在经历病魔的人们都会有怜悯之心,正如我们的同情之心,亲人受到的痛苦,我们往往都会感同身受。
良知无处不在。
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人世间的道理往往都是从良知得来的。那些道德准则,并不是人为创造的,而是圣贤根据人类良知中得出来的。
春秋时期,百姓良知被蒙蔽,孔子看到天下大乱,于是开始构建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乌鸦都能反哺,而况于人乎?
我在小学2年级的时候, 有个比我大几岁的指使我去偷别人家的一块废铁出来卖钱,在做这件事之前我的心理就很忐忑不安,然后我竟然还是做了,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活在被良知谴责的阴影里,现在回想起来还是相当忏愧。
我想,这就是良知在发挥作用吧!我违背了良知,于是我受到了良知的惩罚。
正如我们欺骗了别人,自己也不会好受。就算自己把自己欺骗过去了,更大的痛苦,更大的报复还在后面。
这本书中写了王阳明说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礼记大学》中也说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虽然每个人都有良知,但不过在人生的种种经历中,总会有违背良知做事的时候,一次又一次,最终自欺欺人,忘记了自己还有良知的存在。就像一块宝玉蒙上了一层泥土,你能说它就不是宝玉了吗?
我们需要擦拭这块宝玉,才能让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在良知被蒙蔽的情况下,我们很难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那么那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将是我们的判断标准。
但往往事实就是不容乐观,越是被蒙蔽地深的人,越是难以将良知擦拭干净。就像那个故事:狼来了。那小孩两次欺骗别人导致最终自己被狼吃掉了,前两次人们就已经提醒他了不要乱喊,最后造成了悲惨的结局。
如果一开始就有良知发挥作用,在一开始被良知惩罚的时候就提醒自己要改过自新,那么光复良知还是比较容易的。
王阳明对于那些极难改过自新的土匪,只能是全部剿灭,也许世界法律的作用正是如此吧!当良知彻底被掩盖,道德无法约束的时候,就是法律上场的时候了。
致良知---也就是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符合良知的规则去做事。
如是一生便是修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