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青生活点滴~捞桶

知青生活点滴~捞桶

作者: 百里淘一 | 来源:发表于2021-03-10 21:01 被阅读0次

当年我们下乡插队,每个生产小队都有一个由十几个知青组成的集体户,生产、生活用具都是公用的,我们队仅水桶就有六只。农村用水可不像城里,各家水龙头一拧水就来了,那时一个村子也就几口水井,吃用全靠挑水解决。

冷泉村处于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水位较浅,一般水井都不超过十米深,而且各生产队都有水井,我们队的水井就在我们知青住房门前,用水还比较方便。但是用辘轳打水,不仅要有把子力气,还要有一定的技巧,一不小心就会水桶脱钩掉入井中,尤其女生,身单力薄,水桶掉井里的事情时有发生,于是,捞桶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捞桶一般是将一把抓钩捆在井绳上,续到井底,前后左右摆动,以期勾住桶拌,然后将桶捞出来,如若恰巧水桶扣在井底,任你再急,也是徒劳,往往费好大劲,花好长时间才能捞出来一只桶,加上每次捞桶都要去借抓钩,很是麻烦,于是再有桶掉井里就不去捞了,反正桶多,不怕没用的。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长时间,终于第五只桶也掉入井里了,再不捞就不能挑水了,于是全员上阵~捞桶!借来抓钩绑好续入井中,捞啊、捞啊……,大家围在井口,探头望着井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知是谁来了个恶作剧,从身后抱着一人假装往前一推,吓得前者“嗷”的一声尖叫,大家纷纷后退。这时我提起最后一只桶,分开众人,噗通一声扔入井中,然后说:“这下没想了,下人吧,把所有的桶都捞出来!”

组织考验的时候到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来了,为了集体,为了荣誉,男生们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决定了下井顺序。第一个下井的是Y,只见手握井绳,脚蹬井壁,几下就来到水里,夏天的井水拔凉拔凉的,老百姓常说没人能吃得了用井拔凉水连过三遍的面条,人在水中连喊几声“好凉”!水有一人多深,脚不触底,只有扎猛子潜水下去才能摸到水桶,一连捞出两只后,人已经冻得不行了,井上的人连声高喊快上来、快上来!然后七手八脚的将人拽上来,早有人递上棉衣,裹上身体蜷作一团大口喘气。第二个下去的是我,水性比Y好,下到井底,三下五除二将剩下的四只桶全部捞出,也没给别人留点儿表现的机会。

那次捞桶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尤其是将最后一只桶毅然扔入井中,一副破釜沉舟的大气凛然,给人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相关文章

  • 知青生活点滴~捞桶

    当年我们下乡插队,每个生产小队都有一个由十几个知青组成的集体户,生产、生活用具都是公用的,我们队仅水桶就有六只。农...

  • 知青生活点滴

    第一集 《知青生活点滴》 这两天群内趁纪念知青下乡五十周年,就知青生活,下乡中轶闻趣事,谈的甚欢,这种拉家常对谈形...

  • 知青生活点滴~积肥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想当年农民种地 没有那么多的化肥,全靠农家肥。野草、庄稼秸...

  • 知青生活点滴~麦收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每年五月,看到满眼的麦田一夜变黄,翻滚着金色的麦浪,收割机开进麦田收获麦子时,都不禁想...

  • 知青生活点滴~单杠

    在冷泉插队下乡不久,我就请带队干部从矿务局电厂找来一根圆钢,自己动手,在我们二队知青宿舍前立了一副单杠,虽然不是升...

  • 知青生活点滴~入厕

    人生离不开“吃喝拉撒”,一辈子如若解决好了“吃喝拉撒”问题,也就算是度过了一个圆满的人生。如今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的...

  • 知青生活点滴~犁地

    “庄稼活儿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刚下乡时,笃信无疑,何况咱又不是韭菜麦苗分不清,知道啥才说啥,不敢说那外行话,...

  • 知青生活点滴~冷泉

    知青往往把自己当年下乡的地方称为第二故乡,1971年2月18日,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一辆解放牌大卡车将我们...

  • 知青生活点滴~晒酱

    刚下乡时,大家都是十六七岁,正处在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段,难免会有一些什么出格的事情发生,虽不至于偷鸡摸狗拔蒜苗...

  • 知青生活点滴~捉鱼

    1972年初夏,天大旱,骄阳似火,空气干燥,热风无情的带走了土壤的水分,庄稼禾苗被骄阳晒得卷起了叶子,耷拉下了脑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青生活点滴~捞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rg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