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学习DISC双证班面授课后的第5篇输出。聊聊我眼中的DISC金句的价值。
某男生:就见一面,你觉得我性格好吗?
我: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你的特点。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在面对之前我可能只会顺着对方思路去评判给出结论的事情上,我现在也能通过DISC艺术的处理了。
如果说学习本身对一个人有什么好处,可能我们真的无法一下子说出来。但只要想着去转化,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东西再次输出,那么就定能对自己产生不一样的价值。
DISC的魔力在于它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四种行为风格,而是它背后的一系列洞察。
我最喜欢的其实就是DISC的那些金句,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那个是很吸引人的门面。对于一个讲师来说,那是课程内容的升华。对于一个使用它的DISCer来说,那是让自己充满活力、值得践行的箴言。
当你还是一个游离在DISC门外的人的时候,你无论看到哪一句DISC的几句都可能会有内心被触动,被震撼的感觉。虽然你不太可能结合DISC的课程去理解它,但是透过以往的一些经验,你仍能洞悉其中的某些深刻内涵,在读到它的时候,把自己激活。
当你听李海峰老师的课的时候,无论你是否迷恋他的风格、逻辑,你都会记得他抛出的那一些金句。它们掷地有声,敲打着你的心房。让你把它和DISC贯穿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强的认知。两天课下来,至少你脑海中的金句不下五个,它们历久弥新的萦绕在你的耳边。
它们不知不觉地变成你行为的准则,或是你和他人讲课、聊天的点睛之笔。就好像我开头回应那个男生的话一样,没有评价但照样让他信服。
DISC的金句其实是暗藏着的一种思维方式。把那些我们心里可能隐约明白的东西点透,就像是梳理了我们杂乱的思绪一般,我们知道了自己原来信仰的东西是什么。
如果我说,我认为DISC金句,如果你仔细研究和践行一下你就可以赚回N倍的学费,你会信吗?
其实,一开始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试过?身体力行收获的和仅仅是知道是完全不同的。正如当我知道“DISC是特点,没有好坏”的时候,它并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实际作用。但是当我用这个逻辑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它就转化为我对事物的理解,让他人感受到了我(认可)的观点,也许那也是他想认可的观点。
就这样,也许我们就因为我使用了一个金句,而互相确认了眼神,加深了彼此的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