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进见齐桓公,在齐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齐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齐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齐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齐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齐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齐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齐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齐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齐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
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过了五天,齐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齐桓公于是病死了。
这个是著名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主要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
这里不讨论这个故事的真假,只是想问问大家:
蔡桓公真的会突然体痛,先前真的没有察觉到身体的异样吗?
不是的,任何疾病都是有由小到大逐步转变的过程。
但是,很多人就是这样,明知道自己生病了,可就是不愿意承认,甚至很反感别人说自己得病,他们虚妄的内心不愿意接受事实,最终酿成祸患。
《学经》说:
君之讳病,则世间无疾有生,非天下无疾,皆以“小恙”相称也,病入骨髓,亦为“偶感风寒”,君子将死,世间无良方可医治焉。
疾得以致病者,子之讳也,子欲讳之,必促张之,自欲自欺,必被世人相欺也。
生活中,我们很多事情也一样,自己的问题自己不愿意承认,明知道不可为偏要为之,其实,即使自己骗得了自己,甚至骗得了别人,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发展趋势的,并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有的人公司管理模式有问题,但是,老板就是不愿意承认,因为他觉得承认自己管理有问题,就意味着自己能力有问题,这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
所以,为了掩盖这个问题,公司为了改善状况,会在其他方面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收效依旧甚微,因为不从问题的根源处解决问题,一切方法最终都是徒劳。
古有云:
欲生者,先得德行之养;欲养者,是有言行不欺;欲生者,不违自然之势;欲久者,不兴纸衣腐食。
要想长久生存下去,就要言行如一地按规律做事,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注重虚假的名声。
什么叫做不违背事物规律?
不强生不恶死,知势而不违,以留其位以离其害,顺德而为,以泽他物。
不强制生长,不厌恶死亡,顺势而为,离开危险的位置,按照规律做事,这样可以有精力去做更好的事情。
比如,疫情期间,餐饮连锁店倍受打击,很多店面出现严重的亏损,企业应该依据客观情况,关闭部分亏损严重的店面,而不是输血亏损店面,苦苦支撑。
什么叫做不重视虚假名声?
纸衣者,假名而借势之物也,点之即破,无有长久。
腐食者,昔可食今为庙堂“牺牲”之物也,观之高贵,无以为食。
纸衣、腐食有的都是虚假的名声,华而不实,如果重视这种名声,必将自食其果。“纸衣者,复用则破,腐食者,复食则死。”
《道德经》说: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圣人知道自己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目标是什么,不会被那些表面事物所迷惑,而去追求那些虚妄的目标。
所以,世间的很多失败是源于自己,源于自己那颗虚妄的心。要解决问题,不要总向外求,多向内反省一下自己,很多事情的根源就在于此。
image.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