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随想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22:03 被阅读0次
图:网络

早饭后出门游泳,还没出小区便闻到了节日的气味。这个与微信上大量的“端午安康”不一样,路上行人,拎了大把陈艾、菖蒲,散发出浓浓的中草药味道。而粽子、咸鸭蛋和松花蛋之类的食物,恐怕早早地准备好了。像我,前天几的早餐便吃上了粽子,甜的咸的,不甜不咸的都一一尝了一遍。

在泳池的更衣室,人们则在讨论如何除湿。在陈艾、菖蒲中加入桔皮花椒之类熬水泡澡,据说除湿祛邪的效果最好。还说到吃。说的是这不好吃、那不好吃,这个吃了不好、那个吃了不好。一屋子老年人,不是血压高就是血糖高,对于吃,的确没什么兴趣,各式粽子,无非意思一下而已。接着说天气,说好多人都要去贵州的毕节或习水避暑,80元到120元一天,包吃包住。

最后有人,大约是中学老师,质疑起端午节的来历,认为与屈原无关,最早是纪念伍子胥和谁谁谁,或者谁也不纪念,说着便与另一人争论起来。前者正穿泳裤,穿了一条腿,忙于争论,停下来;另一人刚脱光,一只手开始挥舞泳裤,一张胖脸涨得通红。

“你晓得个屁!”一个人发火了。“你屁都不晓得!”另一人咆哮,似乎要动手。好在又异口同声地说:“懒得跟你两个说。”一齐住了口。

一出更衣室,我便笑出声来。光着屁股在那儿吵,吵个屁。

端午节的来历重要么?那要看对谁。对平民百姓而言,我认为并不重要。平民百姓,终日起早贪黑,为生活劳碌奔波,很难说有几个人能读懂《离骚》,而且很难说有几个人说得清楚春秋战国。即便是生活在战国时期,屈原离他们也太远;倘若他们知道屈原,肯定会想不通一个贵族好端端的为啥要寻短见,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难道一个贵族比草民百姓活得更难么?底层人群自有底层逻辑,只要有口吃的,他们再艰难都要活着。端午节,没准就是老百姓为吃一口平日难得吃到的食物找理由;划龙舟,没准就是在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找乐子。

我想,国人向来务实,没必要弄那么多宏大叙事。就目前而言,除了一部分低收入人群,从前皇帝没坐过的飞机咱坐过了,从前皇帝没享受过的空调咱享受过了,从前皇帝没见过的抽水马桶咱天天都在用......这种可以随便吃粽子的好日子,是千千万万看不懂《离骚》的老百姓实打实地干出来的。

没必要去纠结端午节的来历。

有粽子吃,有好日子过,足矣。

相关文章

  • 5月28日组内文章整理

    情感随想 007-248张旭《端午·栀子香》(情感随想)/简书:豫西小盲流人渐长大,慢慢明白有些东西没在合适的时候...

  • 端午随想

    屈子诗名垂千古, 楚风雅颂节不辱, 汨罗江畔悲风起, 至今谁思离骚苦?

  • 端午随想

    趁着端午节放假,从鄂尔多斯飞赴湖南,到哥哥家探望老母亲,顺便慰问在长沙读大学的女儿。 高高低低起伏不断的山包,被郁...

  • 端午随想

    《端午随想》 离骚颂扬千年歌 屈原英名源汨罗 硬骨齐天热血洒 刚直正义溅浪花

  • 端午随想

    因为一个诗人和一条江的缘故 一个民族都在读诗 因为读诗的缘故 有个叫端午的日子被人纪念 被纪念的有龙舟 还有粽子…...

  • 端午随想

    艾叶飘香粽美味, 烟雨依稀心高远。 梦境幻化人未变, 孑然上路意阑珊。

  • 端午随想

    韵成绝唱祭千年,汩罗江水残。犹念投石处,辟芷江离,粽香续秋兰。 逝者随波战龙帆,年年似这般。尝此去经年,宿夜徘徊,...

  • 端午随想

    现实与理想之间, 隔着一条汨罗江。 屈原在这条江里, 游了几千年, 至今没能上岸。 人们在江里, 打捞了千百年, ...

  • 端午随想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初夏五月,竹粽飘香,放假的人们或出游或聚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龙舟比赛在各地上演,小时候过端午的...

  • 端午随想

    对于端午节,我有着久远的回忆与温暖。在吃穿不愁的今天,孩子们除了端午三天休息假之外,没有多少期盼和兴奋了,而在我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wu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