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问:妈妈,我丑吗?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孩子问:妈妈,我丑吗?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作者: 是蔡美好呀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13:06 被阅读0次

孩子问:妈妈,我丑吗?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文:羽飞

这两天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快开学了,很多家长送给孩子的开学礼,居然是“整容”。

前两天和一亲戚视频,当问到今年高三毕业的小妹去哪里时,被告知和同学一起去割双眼皮了,给我惊的。

这当妈的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真是让人觉得“整容”就是同买衣服一样平常简单的事情而已。

上网刷一下某社交平台,发现把整容当开学礼的还真不在少数。看到一个新闻,采访中记者问,是否能接受整容?

00后的小姑娘回答:“反正漂亮就可以。”

当记者问到是否支持孩子整容时,一爸爸连连点头表示支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纵观孩子的成长规律,我们也能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开始对自己外貌的关注和对自我形象的要求。

但假如孩子把心思都花在长相上进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难免偏离了美育的根本。相对于长相,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审美力,让孩子由内而外地爱上自己,才能获得无以伦比的自信。

01

比关注长相更重要的,是培养审美力

吴冠中先生说,“今天中国的文盲已经不多,但是美盲很多。”

审美力,在创感时代的今天,对一个人来说越来越重要,直接关乎这个人的外在形象和生活情趣,甚至职场表现。这绝不仅仅是割个双眼皮,整个锥子脸就能获得的。

蔡元培先生也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美育中,会引导学生净化心灵,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

来自美国的4岁的小设计师Sydney Keizer,是目前全球最小的服装设计师。她自己设计,裁剪并缝纫时装。还凭着自己的设计,签约美国大牌服装公司。很多人纳闷,这么小姑娘是怎么养成的?

说到底,还是妈妈的功劳。最开始Sydney只是喜欢与妈妈一起玩玩模仿明星走秀的服装,使用的材料是那些纸片、卷筒纸、餐巾纸,胶带等。

时间一长,没想到做出来衣服非常惊艳。

她的妈妈对于女儿的才能也是吃惊,于是在专门开了一个网站用来记录女儿的成长,许多网友成了这个小女孩的粉丝。

一年里,她的粉丝狂涨到50多万,这让那样职业模特都汗颜。

然后,有人邀请她到纽约时装周的秀场上走台,穿的就是她的那些纸片做的衣服。

爱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Sydney把原本简单地“爱美”。

发展为兴趣和事业,不得不承认这离不开妈妈对她的引导和培养。

Sydney的妈妈表示她并没有直接干预孩子的“爱美”。而是陪着孩子任由她去创作各种各样衣服,鼓励孩子在创作中去感受和体验,最后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审美力。

由此可见,审美能激活、提升大脑活性,尤其是创作力。

审美的本质,到最后就是对自己的要求,它激发了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享受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眼界胸怀也随之提高,便能坦然接受世间的“不完美”,

又怎会在意这别人眼中外表的一丝缺憾。

难怪美学家蒋勋会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审美力,让孩子的未来更精彩。

那些少数懂得孩子审美需求,积极引导和陪伴孩子追求美,探索美,创造美的父母,都是有远见的父母。

02

孩子的审美观,源于父母的态度和立场

大部分孩子从2岁多以后“自我意识”慢慢觉醒,开始有了审美意识,3岁以后开始进入审美敏感期。处于审美敏感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各种美的东西,也特别关注自己的形象。

爸爸妈妈们,你们还记得什么时候你家的宝贝开始对“美”有自己的主见了呢?

审美观不是天生存在,是后天在引导和呵护中不断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形成。

记得一个小故事,公交车上,一对母女的对话:

孩子:“妈妈,为什么我的眼睛比别人小呢?一点也不好看!”女孩努力地睁大眼睛,却依旧是一条线。

妈妈轻轻地把女孩抱在膝盖上,摸了摸她的头说:“人的眼睛有大有小,如果只有大眼睛,那这个世界多无趣呀。一个人好不好看,最重要是看自己。你笑起来的样子就很好看,妈妈特别喜欢,苦着脸可就没那么好看了噢!”

女孩听到了,咧着嘴开始笑了起来,露出几颗大门牙。不得不说,那张灿烂的脸蛋,真的很好看。

看到这里,我内心暖暖的,被这位母亲的语言所感动。孩子正处在审美敏感期,对自己的长相正是十分关注的时候,如果妈妈给予是负面的语言,哪怕是一字一句,都会对孩子日后的审美观造成不良影响。

著名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不会自己判断自己,他是以别人对他的态度来判断自己。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真正的审美教育,不是改变容貌如此简单,而是让孩子明白:真正的美丽源自内心,真正的强大则是接纳自己任何的模样。

03

给孩子的心灵种上一棵美育的种子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无时无刻都在世界的美丑打交道。只有从小在孩子的心底种上一棵美育的种子,孩子在审美路上才不会走弯路。更不会单纯地为了整容而付出生命健康的代价。

1、尊重孩子的审美。

康定斯基认为,儿童以一种天真之眼去观察每一件事物,而没有任何功利因素。

看过一个视频:https://m.weibo.cn/status/4368128206781623?wm=3333_2001&from=1089293010&sourcetype=weixin&featurecode=newtitl

内容是作者邀请5-18岁的女孩子,询问“美”的含义是什么?

小女孩一脸骄傲地说,我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很美,因为它有我爸妈的DNA;

还有位小女孩说,

使人变美的是他们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很美;

10岁的Lzzi充满羡慕地说,我朋友脸上的雀斑太漂亮了。

真的是太暖了。

……

看吧,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美,他们对美独特的见解有时候真的很治愈。

大人的视角是物化的,审美具有合理性,但孩子的审美是放飞的,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

所以爸爸妈妈们就尽量让他们去放飞对世界这种直观的感受吧。

2、不给孩子贴“丑”标签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圆桌派》有一期谈论整容话题

蒋方舟说,一般整容的女生本身就是大美女,再去整。

“美”和“丑”本身就是一个主观且相对的概念,

如果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单眼皮、塌鼻梁、圆脸等就是“丑”

那他的意识里就会将拿这些标签的标准,不断去反问自己是不是“丑”,

一旦标签根深蒂固地被植入,孩子成年后也永远无法满足自己对“大众美”的固执。 

因此切记父母不要强硬地给孩子灌输大人的审美观,扼杀孩子们的天性。

3、由内富养孩子,让孩子学会从内心接纳自己

近日,中国陆军首批女子坦克手们在网上走红,走红不是因为她们现在的外貌多姣美,正是因为在颜值即正义的大环境下,她们追逐内心的梦想,不爱红妆爱戎装。

风吹日晒,黝黑霸气,温柔坚韧,保家卫国,都成就了今天这些姑娘们最美的模样!

其中一位女兵的父亲被采访时说道:“我喜欢她这样。”让人动容。

孩子小的时候,其实对美并没有清晰的认知,但要是家长一遍遍地强调他的某个行为是美的,就会在孩子心里播下一颗美好的种子,它们会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成为非常美好的品质。

当孩子问什么是美的时候,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可以坚定地告诉孩子,

带着独立,真实,奋斗底色的人生,就是美。

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我相信,我的孩子,长成之后,一定能不被外在评价所束缚。带着一丝傲气,一身自信,昂首挺胸,去追求她想要的美好生活。 

作者羽飞:两个孩子的妈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创业者,力求事业与家庭平衡的实践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问:妈妈,我丑吗?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xe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