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提问者说原生家庭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明确说,这可以理解。只是不知发生什么变化,就只能宽泛作答,可能因针对性不强而流于低效。
但无论发生何种变化,原生家庭发生变化一般都是父母,也是孩子最不愿看到,孩子更是难以接受的。
孩子只想和自己的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平稳。安定,幸福,这是天然的,也是合情合理的诉求。
但世上最常态也最不被世人理解接受的就是变化了。期待不变是想拥有安全感与掌控感的表现,但也是世人的痴想妄念。
想想物理学,这宇宙无一时一刻不在变化,万物与人皆然。所以,尊重客观,尊重规律,记得变才是永恒,不变是暂时的。
家庭既生变故,自己再不情愿,也要学习接受,学会放手。
人人都期待永远期待不变的温暖与爱,但能不能拥爱柔暖却要经过一个个现实的考验,有的没经受住考验over,有的历久弥坚越来越彼此珍惜,这是必然的结果。
白居易的乐府诗里有“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复间!”只是这不好的变化落在某一个家庭,落在这个家庭的孩子身上,都会变得沉重而艰难。
但人生就是这样,不如意者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所以有泪就流,哀痛就哀痛,让自己充分宣泄内心的种种,只要不一直沉溺在这负面的情绪里就行。
学会接纳不可改变的,也不是不让你去追求美好长久的爱,而是当事情已然变化且难以逆转时,学会接受就是勇敢成长,有可能的话,也要尝试着去理解父母。
他们原本是两心倾慕才“执子之手”步入婚姻,期待举案齐眉“与子偕老”一生一世。
可一地鸡毛的生活加上现实的冷峻,两个人的追求与节奏不再合拍,最后有新的选择与改变确实很遗憾,但并不是不能被理解。与其痛苦冷漠彼此束缚折磨,不如放对方走,也解脱自己。
人生遇到这种打击确实大,有时候大人也不容易走出来,何况是孩子呢?但一味痛苦自我折磨解决不了问题,还自我伤害,这就得不偿失了。
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不一味沉溺痛苦失落与埋怨之中,学会接纳,慢慢放下,这是阅历,更是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