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喜原来是一名矿山工人,在那里艰苦的环境中呆了十六年。用他的话说是“在(地表)五千米以下打发了中年”,那里看不见太阳,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很多人甚至会觉得他们的生命“微不足道”。
2015年春天,他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做了一次手术,也因颈椎病恶化,不得不离开矿山,回家另找事情谋生。
2020年3月23日,陈年喜在县中医院做了胸部CT,确诊了尘肺病。我小时候知道我们家乡一些矿山工人也得了这个病,比较常见,吃了太多灰尘,把肺搞坏了,难治疗,会伴随人一辈子的。
我买了一本陈年喜的诗集《炸裂志》,他的诗歌里面表现出顽强的生命意识、期待社会的身份认同、以及四处漂泊孤独感、对家人承担的责任与爱。我觉得其诗歌独特的风格,为中国打工文学注入了别样色彩。
今天说说他的散文集《微尘》,书名就像他的社会地位,社会底层的“微尘”。虽然我还没看完。
作者陈年喜,身份:工人,诗人,作家。
“我见过的不幸太多了,从来没有沮丧过。”这是作者写在开篇的一段自白,很多人不理解他,没有听说过。也是很多人想看这本书的原因。首先是好奇作者的一生都见过哪些不幸,其次,则是因为好奇这位自称见过很多不幸的人,是如何做到从来不沮丧的。他经常看见矿井下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早上还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工友,到了下午就去世了。
作者用一本书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渺小的微尘,那些为了生活奔突四方、努力站稳的微尘。让我们了解爆破工人这一类人的艰苦生活和顽强生命力。
书中描写的这群社会底层的人,为了生存,很容易的就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生活不止哭天抢地,
不能卖惨叫苦,
除了坚强,
你早已别无选择。
在时间的浩瀚海洋中,我们都只是一粒微尘。
但你可以呐喊,他说:“活着就是为了冲天一喊”,甚至可以改变自己和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