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孩,他的奶奶过生日,家人带他去吃生日宴席。吃饭的时候,孩子不小心呛了一下,剧烈咳嗽起来。这时候,爷爷奶奶、姑姑等人都停下筷子,赶快安慰孩子说:“吃饭慢点啊,以后小心点呀。”没想到,孩子听了以后突然发脾气大哭,饭也不吃了,大家莫名其妙。
应该很多人都见过这样的场景吧,觉得自己本来好心好意的安慰一下孩子,孩子不领情就算了,还极度不配合,弄得极其尴尬。
我们家妍妍有一次在院子里玩,跑来跑去的,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然后有个串门的老奶奶就对她说:“摔疼了吧,不碍事的,让你妈快扶起来”。原本她准备起身的,听这个奶奶这样一说,也不动了,就哇哇哭了。我看在眼里,什么也没说,就走过去,抱抱她,然后她就起来了,也不哭了。
前两天,她在拼地图,到最后的时候总是拼不好,就在那里急的啊啊大叫,我原本也是什么也没说,等了一会儿,见她还在大叫,就忍不住想要告诉她,结果她叫的更厉害了,弄得我不知所措,正好她奶奶叫我,我就出去了。
等我回房间, 我发现她已经拼好了,自己坐那翻绘本看呢,情绪很平稳。前后也不过两三分钟的时间。晚上的时候,她又要拼地图,拼到最后3块的时候,因为比较小,所以很容易散开来,她试了好几次,都不行,我一直忍着没有说一句话。只见她忽然用一只手扶着已经拼好的部分,另一只手去拼剩下的3块,整个过程都很平静。
我在想,我总是说要尊重孩子,但是有时还是会忍不住去打扰她。我以为我是出于好心去帮助她,殊不知我正在伤害她的自尊。孩子还那么小,她的一切都还没有发育完善,一开始做事情总是要做不好的,她正在遵循内心的指引去不断完善自己,而我却在旁边不断的的提醒他们,“你不行,你总是做不好”。孩子天然是有自尊的,她总是想要表现的得体的,而我却不断提醒她这一点,这不正是让她难堪吗?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嘴上的客套当关心,把迎合他人当成礼貌,把多余的指点当成帮助他人。如果你仔细想想,当你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别人是真的需要吗,还是只是出于你自身的习惯,觉得必须要说点什么,否则会被人当做不礼貌,没有教养呢?
有时候我忘记什么事情了,娃爸就会数落我一顿,弄得我灰头土脸的,还哑口无言,因为我确实没做好的,实在争辩起来,只有吵架的份了。我原本自己忘记了,已经感觉很内疚了,如果再被说一顿,我内疚的情绪恐怕已经消散了,只剩下愤怒了。可能你觉得说我一顿,下次我就记住了,然而在我这里,感觉到的只有难堪和愤怒。
孩子吃饭洒了点汤,走路摔了一跤,喝水呛到了,或者鞋子穿反了……其实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小错。对于这些小事小错,如果我们视而不见,不让孩子难堪,用豁达的心态对待,孩子自己会找到正确方式的。正所谓“好的判断力来自于经验,而经验来自于糟糕的判断。”
错误并不可怕,我们反而应该欢迎这样“无伤大雅”的错误。每一个错误都是学习的机会,不随便插手干预并替孩子解决问题,就是在帮助孩子。孩子原本就是在试错中不断成长的,这也是大自然的法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