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聪明都是当下的反应。所以,聪明者大都在解决眼下的问题进,表现良好。
这种聪明的表现,有利于瞬间获得好处、收报或掌声,但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太容易使人陷入短期利益,因小失大。
《三国演义》里的杨修,用自己的死,证明了聪明过头的代价。虽然这是文学人物形象,但对我们也有现实意义。
一般来讲,聪明人知道如何把事做好、做对,但如何看未来,如何保证自己做对的事,就需要智慧。拥有一定智慧的人,恰恰都会很谦虚、讲诚信,不会计较个人眼下的丢失。
仅仅只是聪明,很可能会贪图个人利益,只顾眼前,甚至耍小聪明干坏事,那些小偷小摸、违规违纪者,都认为自己的聪明能够战胜一切。因为自认为聪明,所以钻空子,走捷径,最终得到负面效果。
时刻告诫自己,一旦有了“聪明”的念头,很可能你低估了对手的实力。那些被各种骗术“收割”的人,都认为自己聪明,不会上当,结果被更大聪明的骗子给收拾。当然,那些大骗子以为聪明绝顶,迟早还是会被”正义“收拾。
如果想用自己的”聪明“来解决问题,一定要小心,自己是否正在做“不正确的事情”。
要相信,做正确的事情不需要聪明,而需要智慧。
站在自己的立场想问题,你是个聪明人;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你是个能成事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