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夺嫡继位的手段越不光明,李世民为世人缔造一个朗朗乾坤的决心就越大;玄武门事变对李世民造成的隐痛越深,他开创贞观的动力也就越强;弑兄、杀弟、逼父、屠侄的负罪感越是沉重,他从造福社稷苍生的事功中寻求道德解脱的渴望就越加强烈。——《大唐兴亡300年》
王觉仁老师写玄武门之变这个篇章写得真好,那种必然,那种众望所归,那种犹豫不决,那种自我说服。历史选择了李世民,他注定要肩负很多,江山社稷,百姓疾苦,夺位流血,杀人无数,他pk掉了那么多人,就要替他们撑起一片天空,这是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更是胜利者必须捍卫的尊严。
历史只能留下一个人的名字,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任何一个名字留下,另外两个名字还有他们的儿子都会烟消云散。
昨天看辉辉采访李娟,李娟不是一个太好的采访对象,她不正面回答问题,总是质疑问题,用一种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自我封闭的状态在公共场合交流。
网络上因为这一段采访都在质疑辉辉,觉得他是文化商人,而李娟是文化人。一下子一边倒的舆论都赞美着李娟的质朴,指责着辉辉的不善良,说他们不在同一频道同一层次。
我站辉辉这边。
如果不认同采访者的风格,大可不必接受采访,但接受了,是不是应该提前看看辉辉的采访视频,适应得了他的风格你再来。而不是当辉辉拿出了黑板记录你的话,你才说不知道有这样的习惯,你不喜欢这样被记录。
不喜欢,你不要来。
网络上说,别家采访李娟觉得挺好,那我也想说,辉辉采访过余华、易中天、王立群都挺好。
什么是质朴?纯洁?善良?
是在经历了大风大浪,体会了人世百态,看清了得失利弊后,仍然保持着辽阔和坦然。
不是遗世而独立,那是大自然的质朴和善良。
人不能只看自己想看的,只听自己想听的,这样可以流出纯净的文字,但当回归到需要从别人眼里来认识自己的时候,就逃避,自我保护,那些文字在此刻对于拯救自己都是无力的。
这段采访也许是成功的,虽然中间有很多冷场和尬聊,但谁规定了采访就是你来我往的顺利沟通?采访也是在交流中双方的真实交谈,有接不住的话抛不出去的梗,有想要走进的话题被对方拒之门外,也有相谈甚欢相见恨晚的默契。可是网络却说这是辉辉失败的采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