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子》学习第194天《 小问 第五十一》第5部分

《管子》学习第194天《 小问 第五十一》第5部分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4-07-29 08:58 被阅读0次

    《管子》学习第194天《 小问 第五十一》第5部分

    原文阅读

          桓公使管仲求甯戚,甯戚应之曰:“浩浩乎。”管仲不知,至中食而虑之。婢子曰:“公何虑?”管仲曰:“非婢子之所知也。”婢子曰:“公其毋少少,毋贱贱。昔者吴、干战,未龀不得入军门。国子擿其齿,遂入,为干国多。百里奚,秦国之饭牛者也,穆公举而相之,遂霸诸侯。由是观之,贱岂可贱,少岂可少哉?”管仲曰:“然,公使我求甯戚,甯戚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甯子其欲室乎?”

          桓公与管仲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矣。桓公怒谓管仲:“寡人与仲父阖门而谋伐莒,未发也,而已闻于国,其何故也?”管仲曰:“国必有圣人。”桓公曰:“然,夫之役者,有执席食以视上者,必彼是邪?”于是乃令之复役,毋复相代。少焉,东郭邮至。桓公令傧者延而上,与之分级而上。问焉。曰:“子言伐莒者乎?”东郭邮曰:“然,臣也。”桓公曰:“寡人不言伐莒而子言伐莒,其故何也?”东郭邮对曰:“臣闻之,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桓公曰:“子奚以意之?”东郭邮曰:“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夫渊然清静者,缞绖之色也。漻然丰满,而手足拇动者,兵甲之色也。日者,臣视二君之在台上也,口开而不阖,是言莒也;举手而指,势当莒也。且臣观小国诸侯之不服者,唯莒。于是臣故曰伐莒。”桓公曰:“善哉,以微射明,此之谓乎?子其坐,寡人与子同之。”

          客或欲见于齐桓公,请仕上官,授禄千钟。公以告管仲。曰:“君予之。”客闻之,曰:“臣不仕矣。”公曰:“何故?”对曰:“臣闻取人以人者,其去人也亦用人,吾不仕矣。”

    字词注释

    [1]少少:不要瞧不起少者的意思。前一个“少”为动词,后一个为名词。后文“贱贱”即瞧不起卑贱者。语法与“少少”同。

    [2]干:古国名,亦作“邗”。

    [3]龀(chèn):儿童换齿,即脱去乳齿,长出恒齿。旧说男八岁、女七岁换齿。

    [4]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擿(tī):打掉,拔掉。

    [5]多:多立战功。

    [6]饭牛:喂牛,饲养牛。

    [7]育育:鱼游动自如的样子。

    [8]阖:合。

    [9]“桓公怒谓管仲”四句:原无,据赵本补。

    [10]夫之役者:那些办事人员。夫,彼。役,古代贵族活动中料理杂事的人。

    [11]傧者:接引宾客的人。

    [12]缞(cuī):古代用粗麻布制作的丧服。绖(dié):丧服的麻制带子。

    [13]漻(liáo):深清貌。

    [14]手足拇动:翘大拇指的意思。

    [15]射:猜测。

    【译文】

            桓公派管仲征招甯戚,甯戚回他说:“浩浩乎。”管仲不理解,到吃午饭时还在思考。一个婢女说:“您有什么心事?”管仲说:“不是你能明白的事。”婢女说:“您不要小看少年人,也不要看不起卑贱者。从前吴国与邗国打仗,邗国规定未脱乳齿的少年不得参军。有一位国子就拔掉他的乳齿,参了军,为邗国立了很多功劳。百里奚,本是秦国喂牛的,秦穆公提拔他当宰相,于是称霸诸侯。由此看来,贱者岂可轻视,少年岂可小看呢?”管仲说:“你说的也对。君主派我去征招甯戚,甯戚答复说:‘浩浩乎。’我不明白他的意思。”婢女说:“诗里有这样的句子:‘浩浩荡荡的水里,游着活泼自在的鱼,没有室家,让我到哪里安居呢?’甯戚大概是想要成家吧?”

          桓公与管仲关着门密谋伐莒,还没行动,就已经满城风雨了。桓公怒对管仲说:“我同仲父关着门密谋伐莒,还没行动,外面的人就都知道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管仲说:“国中一定有圣人。”桓公说:“是的,那天办事人员中有一个负责铺席吃饭并偷偷向上看的人,一定是他吧?”于是命他再次来办事,不要轮换。不久,东郭邮来了。桓公命礼宾官员请他上来,与他分级而立,问他说:“你是说出要伐莒的人吧?”东郭邮说:“对,是我。”桓公说:“我未曾说出伐莒而你说伐莒,是什么原因呢?”东郭邮答道:“我听说,君子善于谋划,小人善于推测,这是我推测出来的。”桓公说:“你是怎样推测的?”东郭邮说:“欣然喜乐,是听钟鼓演奏时的脸色。深沉清静,是居丧戴孝时的脸色。形貌清澈丰满而手足拇指都有动作,是将要发动战争的脸色。那天我看你们两位在台上,口开而不合,是在说‘莒’;举手比划,方向对着莒国。而且我看小国诸侯不肯服从的,也只有莒国。因此我说将会伐莒。”桓公说:“好啊,从细微动作猜中大略,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您请坐,我和您一起谋事。”

          有一个人要见齐桓公,请求让他担任大官,领千钟的俸禄。桓公将这件事告诉管仲。管仲说:“您可以给他。”那个人听说这件事后,说:“我不做官了。”桓公问:“为什么?”他回答道:“我听说根据他人的意见来用人的,也会听信他人而弃置人,我不做这个官了。”

    核心内容解读

            这几段内容主要是涉及对贤人的察识、任用贤能。其中,管仲与婢对话及管仲与齐桓公密谋伐莒而泄密两段,尤有趣味。

          桓公让管仲邀请宁戚入朝为官,宁戚的回答是“浩浩乎”。管仲百思不得其解,家中婢女看到他的愁容询问的时候,管子不以为然地说“非婢子所知也”。然而,婢子反驳他:“公其毋少少,毋贱贱。”不要瞧不起年少之人和卑贱之人,还以邗国少年和百里奚为例说明。管仲向婢女随即说明情况,并得以解惑。

          从这段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很多有意思的信息。首先,婢女说到“毋少少,毋贱贱”,说明作者认为,是否具备才能见识并不以年龄职位为局限,而邀请宁戚就说明人才选拔也不以身份地位为障碍。其次,管仲能够从谏如流,接纳婢女的意见,虽然婢女没有留下姓名,甚至故事也未必真有其事,但反映出作者赞赏管子的这种态度。再次,这段对话还直接说明《诗经》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宁戚说“浩浩乎”,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甯子其欲室乎?”宁戚和婢女当时都是社会底层人群,却能以《诗经》中的内容来出题和解答。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鱼”的文化寓意。闻一多在《说鱼》一文中,专门分析过这个问题,指出:“鱼是匹偶的隐语,打鱼钓鱼等行为是求偶的隐语。”而《关雎》之中也正是以在河中洲上的雎鸠想捕鱼来比喻君子想追求淑女。

          管仲与齐桓公密谋伐莒而泄密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君臣俩密谋进攻莒国。莒国是齐国南边的一个小国。但它不甘处在齐国的卵翼之下,常闹点独立事件。因此,齐桓公主张去讨伐一下莒国,管仲也很同意。可是事未发,很快就被国人知道了。齐桓公觉得很奇怪,就把管仲叫来,问他这是怎么回事。管仲想了想说:“咱们朝廷里一定出了‘圣人’。”(有的文献纪录是“灵人”)齐桓公和管仲找到了泄密者东郭邮,对他如何知道君臣伐莒的很是好奇。东郭道:“俗话说,‘君子善谋,小人善意’。我是私下里推测出来的啊。”那么,他是怎么推测出来的呢?东郭谈到有三方面的根据。第一,他观察到君臣二人的表情,远远地望见管仲在桓公面前表现出满脸骄傲自信的神情,这显然是像要用兵的样子。第二,他虽然听不见二人说就些什么,但看到他们嘴巴‘呿(qū)而不唫(jìn)’,这表明他们要进攻的国家就是莒国了。第三,他见管仲举臂所指的方向正是南边。他想到眼下诸侯不听从齐国的也只有南边这个小小的莒国。所以,就推测出齐桓公已下了决心要去讨伐莒国。

            这个故事详细地讲述了东郭邮“以微射明”的本事,有意思的还有齐桓公的态度,他不但没有怪罪东郭,反而看重东郭的才能邀请他共同谋事。这里,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杨修因为“鸡肋”口令猜透了曹操想撤军的意图而被杀的故事。齐桓公和曹操的两种态度和行为,为后世提供了不同的版本为借鉴。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礼贤下士的故事

          管仲遇到一个给商队放牛的老人,发现这放牛老汉其实是春秋第一舌辩之士,赶快推荐给桓公吧!于是,老汉怀揣管仲写的推荐信,等待齐桓公的大军到来。这个老汉就是宁戚。

          齐桓公在一群妻妾簇拥下坐着轩昂的车子吱吱嘎嘎过来了,老汉赶紧叫板,亮了亮嗓儿,就唱:“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齐桓公在车上一听,心里不是味,笑容却渐渐绷住了,“是谁这么讨厌,讥讽时政?”

            亲兵们赶紧把端着牛角的老放牛给揪上来了。放牛老汉傲气十足仰脸看天。“你说,我怎么不如尧舜!”齐桓公威风十足地喝道。

          老汉一叩牛角,把如簧之舌一鼓,就从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的尧舜时代摇头晃脑地说开去了:“你们身处庙堂之上,不知有黎民之苦,战阵之急,贪欲伤生,听谗妒贤,老百姓被你们弄得落花流水,美女们遭你一网打尽,不管是沙漠这个强盗,还是海洋这个处女,都用尽了浑身力气恨你,轮到我老头子,霍霍霍霍,在犁头把上磨牙,我就是草前的牛,风中的花,宁为玉碎的水,不为瓦全的风,黑暗之中最色情的光明,冒着火苗的真理的种子。可是没有人相信我老头子的经天纬地之才,匡扶宇宙之志……”前面多少还靠谱,后边打开话匣子就没边儿了,“……其实,说你不是圣人尧舜你也不要骂人啊,骂人是要犯嗔戒的。圣人和盗跖其实都是妈生的,只不过圣人是圣人的妈生的,盗跖是盗跖的妈生的,要是圣人的妈生了个盗跖,那就是圣盗,要是盗跖的妈生了圣人……”

          就见齐桓公在旁边哇哇直吐白沫,白眼狂翻,赶紧喊,罢休罢休,快给我罢休。

    老汉一听,更来劲了,哇哇啦啦,哇哇啦啦,满嘴里下雹子,齐桓公急了,说:“给我杀!”

            正要杀老汉,旁边一位齐国大政治家隰朋赶紧拦住,说这个老头儿不俗,建议留用。老头儿自言自语地说:“不要说杀人啊,杀人是要犯杀戒的。”

            齐桓公的优点是听人劝,清了半天脑子,晃晃悠悠明白过来,就下车把老头扶起来。老头这才献上管仲写的推荐信,桓公说你怎么不早拿出来啊。老汉说:“你要是不礼贤下士,我死也不肯投奔的,更别说推荐信了。”

          老汉名叫宁戚,后来也成了齐国政治局一级的人物,管仲宁戚,有点儿卧龙凤雏的意思。

          当夜,齐桓公在传舍住下,当即急急忙忙让人举火(就是点火把,那时候房子上茅草多,又低,轻易没事不点火把),又催人给他穿戴上大礼服、大礼帽,问他干吗,说要拜宁戚先生当大夫。别人劝他先查查宁戚的政治背景,去卫国调查一下这人,卫国人说他是贤,再任命不迟。桓公穿上衣裳懒得再脱了,就说道:“这样特立独行的人不拘小节,少不得有些短处,宁可不查,我也不想知道啊。”

          宁戚从一个农夫直接提干,成为卿大夫的一员。

    参考资料

    《青铜时代的战争(全五册)》,潇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文在线,2015年12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子》学习第194天《 小问 第五十一》第5部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ai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