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上来了些新同事,标签: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于是在工作过程中带着思考审视角度重新理解“内向”。为什么内向?如何理解内向?
工作案例。①设计师会出现反复修改的问题,除了个别甲方无理要求外,每个项目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于是这个问题需要“向内思考”。②分配到工作任务后,就立马着手开展工作,过程中“一人扛”现象。③工作中,羡慕那些“口才”好的同事,承认自己不足现象;
思考:以上都是熟悉的“沟通”工作对话场景。尝试从历史/教育/改变等因素综合影响,尝试理解内向。
历史。广东27.5%为客家人。始于河南陕西,常年迫于国家战乱,而后逐渐南迁,逐渐稳定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生活。客家人的标签,勤俭持家,性格温和,吃苦耐劳。标签的由来,是一支常年漂泊在外,居无定所的民族,因此产生的文化也必定是吃苦耐劳,性格温和,勤俭持家的性格。基因中没有表达个性的一面,“忍”为上策的性格,(叨逼叨,哈哈)。
教育。通俗来说,接受的教育是“闷声发大财”,所以一般做了什么事情都不吱声。也就是大家口中说的低调,哪怕成功了也不能谦虚,不能飘,要让别人来发现,不能主动对他人说的形式(相信这个“闷声发大财”的例子很多,哈哈)
职场。在工作几年后逐渐意识到,“闷声发大财”的性格在职场上是大忌。不汇报、不沟通,领导和同事就不知道你在做些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帮助你。后果往往就是做了事,但是别人觉得你闲着。
因此,点到即止,看一个人的内向,需要从多方面去了解,环境是如何造成个人,个人是如何缺失,最终形成内向性格。这里简单从历史-教育-工作,这样一条主线说明内向的形成。
因此,当我们知道这样一个问题时,知道弊端后,就需要做出适当的改变。(改变法则,30岁以前人可以改变,30岁之后若不是经历人生巨大坎坷,改变微乎其微),庆幸还有一点改变的时间哈哈。或许就是常言道,三十而立。
最后在职场上如何避免“闷声发大财”的不良效应,有几点建议:
定期主动反馈是必要的,但需明确时间截点和汇报技巧。这几种情况下要注意及时反馈:
1.做好工作计划时
2.工作有一定进展时
3.工作中出现意外和错误时
4.需要作出超出权限和错误时
5.工作完成后
另外汇报工作时,先结果,再细节。共勉。
了解历史,发现问题,提升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