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我是个喜欢回望的人。也许缺了一些洒脱,抑或活在当下的专注,但不得不说我是十分乐在其中的。
前段时间偶然阅读了张岱的《自为墓志铭》,心有戚戚焉。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茛,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张岱从纨绔随性到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其间种种落差与辛酸,可在这小段中窥见一二。尽管如此,在《陶庵梦忆》和他所著的其他散文集中,他回忆中的画面都是鲜活而美好的,足可见回忆是一个人的避风港了。
如果说过去对于张岱而言,是已经不可能再追回的泡影,是情境变迁后残存的念想,是即使物是人非也可在其中感受到一点温暖的避风港。那么回忆于我而言,却是平平淡淡的日常,是乏味生活中的调味剂,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但仍希望好好珍惜的宝藏。
我有过数位亲朋,陪我走了特定的一小段路,然后失去联系。大概也是性格使然,我不经常主动联系朋友,但却很希望有朋友能主动联系我。于是我有过许多阶段性的朋友,在某个时段里,就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激烈讨论,交换意见,彼此都很享受那样快乐聊天。然而当我们因为实际距离的拉长、课业任务的繁忙或者对讨论话题的兴趣下降而不能持续交流,之后再次拾起这段关系的可能也随之变小。他们中有些与我分享快乐悲伤,有些教我为人处世,有些陪我一起成长,但悄无声息地远离让我没有机会对他们讲一句感谢,希望在这里能填补一些遗憾,为友情或亲情。
我有过几个爱好,伴随我度过了一些心情不好的日子,然后被我抛在脑后。不知该如何形容我的善变,喜欢的颜色、食物、运动、乐器、艺人,以及对未来的打算、梦想等等都极不固定。在那些焦虑低沉的日子里,这些爱好就像平淡日子里的光,总能让我短暂地忘却烦恼,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将一切抛诸脑后。然而总是三分钟热度的我,难以长久地关注它们,于是有些爱好也很久没有碰过,逐渐生疏了,被放在记忆里蒙尘。我十分想念那些纯粹的快乐,仿佛只需要拿起那个爱好,就能永远明媚。
我有过几段旅行,帮助我增长了一些见识,也让我更愿意去了解这个世界。其实我去过的地方很少,但旅行往往不是靠数量取胜。我和家人或三两好友一起,做好攻略,踏上探索山河的路,在途中感受着万千景象。我不大喜欢摄影,也因此并无很多照片作为留念,有些美丽的记忆慢慢也在脑海中变得模糊了,实在是很可惜。趁着还尚有几份印象,记录下来也可留待以后回味。
每多写一点,就仿佛能多看看从前的自己,也多在这个世上留下一点痕迹。温故,是希望可以知新,将过往凝结成勋章,再携带着踏上未知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