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I am what I am

I am what I am

作者: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3-13 07:22 被阅读0次

    踩着假期的尾巴,在六天的时间里读完了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让自己在独处之处,独居之时,静静听到了心底的声音。

    ——“I am what I am”

    “莉迪亚死了,可能他们还不知道”。小说一开始就为我们勾画了一出悲剧。

    七十年代的美国,在一个一如往常的早晨,十六莉迪亚岁少女意外失踪。她去了哪?作者并没有让我们等待太久,不久,在离女孩家不远的湖里找到了她的尸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如同一切事一样,根源在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她父母的父母。接下来,时间开始逆转,回到一切原因的起点,回到最温馨的开始。

    莉迪亚一家人和一般的美国家庭截然不同,因为他们是一个混血家庭。父亲詹姆斯·李是华人劳工的子弟,从小到大一直处于被排挤被孤立的边缘,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执着成为哈佛学霸,预备留校执教,并在他的首次授课中邂逅了少女的母亲玛丽琳——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女孩,尽管一直被自己的母亲灌输要成为安心在家的家庭主妇,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念书,要成为一名实验室里的”异类“,因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里女科学家还是极少数。

    可他们相爱了,于是玛丽琳放弃了学业,但不同族裔不同肤色之间的婚姻在当时得不到祝福,包括玛丽琳的母亲。于是李离开哈佛,在小镇米德伍德,他们孕育了两女一男。可他们的生活就幸福了吗?完全没有。

    玛丽琳”觉醒“了,在收拾了母亲的故居后,她发觉自己已经走在母亲预测的道路上,她决定反抗。可当家庭和儿女已经束缚她,让她失去机会之后,她只能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自己女儿身上。她发誓她不会让自己的女儿“限制再丈夫和家庭的禁锢之中,过一辈子平淡麻木的生活。”

    悲剧的种子从这时种下,并且一点点,在关爱和温暖中茁壮成长。是的,养育这悲剧的不是冰霜、冷漠或黑暗,相反,恰恰是母亲玛丽琳的深切关爱和一家人的关心。

    因为莉迪亚并不喜欢,可她不敢不从,因为玛丽琳曾经的反抗让这个曾经幸福的家庭差点崩溃。“此前,她根本不知道幸福是多么的脆弱,不知道只要你不小心,都能轻而易举地推倒幸福。此后,她母亲的所有心愿都变成她的承诺只要她能留下。她一直是如此的恐惧”。

    而这个家庭的矛盾不止于此,长子内斯长得更像李,因此在校园受到排挤,小女儿汉娜更像是个计划外产物,因为家中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莉迪亚身上。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故事的最后,莉迪亚终于鼓起勇气,要向父母坦白自己糟糕的成绩和出格的行为,但在那之前她想要在独自在湖里实现心灵救赎。而这,最终导致莉迪亚的溺水身亡,这真的是个意外,因为她从未想过要自杀。

    一如玛丽琳第一次在李的课上遇见他,在他的办公室里亲吻他,不顾母亲反对和李结合。一如汉娜的出生和得到的最少关注,一切都是意外。

    然而莉迪亚·李的家庭悲剧的诞生,却是必然。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个家庭悲剧的根源在于詹姆斯·李的华人血统,导致他本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种待遇也同样传染到他的子女们;与此同时,玛丽琳想要在当时的美国出人头地,成为独立女性的尝试也遇到了社会的无形壁垒,现在的世界是女权主义者摇旗呐喊的时代,但在那个时代,却是噤若寒蝉的寒冰之态。

    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华裔女性,关于伍绮诗的个人背景,我了解得很少。但她的作品本身以及受到的美誉和关注正好折射出美国宣称自己为世界“自由灯塔”背后,少数族裔群体仍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现状,我相信作者的发声只是一个先导,事实上美国少数族裔的发声已经此起彼伏,未来我们必须关注美国的这一社会现象,它的前景必将波澜壮阔。与此同时,《时代》周刊在去年的年度任务上选取受到性侵犯的女性群体,或许也将是男女真正平等的一个强烈信号。

    小说只是虚构的,但这样类似的悲剧未曾没有在历史上发生过,时代大潮滚滚向前,我们必须有信心,让故事的悲剧不再重演。唯有此,才能不辜负作者呕心沥血的良苦用心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 am what I am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ea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