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朋友之道,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他们也是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朋友到底是什么呢?在西周时期,朋友这个概念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和最我们平常所说的朋友意思不同,当时的朋友是指家人,族人。(当时只要是一个姓氏就是一个族)也是在族中有这一个统治族内平衡关系,上下关系的一个作用。到后来经过时间的流逝,友就渐渐变成现在的这个意思。
后来的定义是劝别人从善就属于是朋友之道。朋友也就成了人际关系中最常见的一项,但是现在的朋友大多数只停留在朋,而不是友。朋所表达的就是同门,而友则是有知己的意思。
要想成为知己,首先就要先做到志同道合,普天之下的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朋友,那时的朋友也不在局限于血缘关系。但同时交友也要去选择,选朋友必须要选择有德行的人。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好的朋友,就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仁”是儒家的核心,有仁德的人才是值得去相处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君子相处的时间久了,生活的种种也会和君子一样的。如果交一个坏的朋友,那么不仅帮不到自己,还有可能把自己给拉进深渊。
既然交朋友要选择君子,那么怎么认出一个人是否是君子呢?荀子曾说过:“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者;谄谀我者,吾贼也”意思是:批评我批评的恰当,这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肯定的恰当,这是我的朋友,如果只一味奉承我,那就是贼害我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要看他身边是什么样的人,那么就知道他是什么人,如果要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好不好,那就要从他的言行举止中来看。
那么,怎样去跟一个君子交朋友呢?首先,你自己必须要品德高尚,因为谁也不愿意与一个品德恶劣的人交朋友。其次无论与谁交朋友都不能去依靠实力。交朋友就是要将心比心,志同道合,脾气性情相投,要用自己的真性情去交朋友,如果去用势力来威胁别人成为你的朋友,那这还何谈朋友的存在。
在与朋友的朝夕相处中,要帮助朋友尽量成全朋友的好事。与朋友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要讲诚信,诚信也可以说是人生的通行证,若不讲诚信,就不会有一点操守,如果连最基本的操守都做不到,那么何谈在世间立足呢?但是不能没有原则的去讲诚信。如果无论诺言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去执行的话,那就不是君子的行为了,而是小人了。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对待朋友不能太苛刻,只要朋友再大的方面没有问题就好,细枝末节的问题不用去太追究。
儒家对待友是非常重视的,友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很大的一部分,而这友经过后代的儒家改变变得更加完善,“友”道也从兴起至今一直流传不衰,而被后来的炎黄子孙发扬光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