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映了两部片子,一部《动物世界》,另一部《一出好戏》,两者有相似之处,都是现实世界崩塌后的场景塑造,没了道德法律,没有了规则阶层。
你内心的那点光明与黑暗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一个角色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挣扎。我们今天就借两部片子讨论一下人性善恶。
粗略一看,我们会发现,两部片子都说明了人性的阴暗面:
在《动物世界》中郑开司一开始就被他的好朋友-李军欺骗买房,再到上了游戏邮轮,被老玩家-张景坤套路,乃至在最后关头,也差点被出卖而命悬一线。
在没有任何道德和法律的束缚下,动物世界的游戏规则充分的让人性暴露无疑,背叛,欺骗,只为利益而活。
至于在《一出好戏》中,直接把片中人丢在了孤岛上,连游戏规则都没有,大家只有一个目标-活下去,走出去。
岛上的人们通过克服困难,自己建立秩序,塑造了一个微观社会,甚至在领袖的更替中,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发展历程。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要克服生存,所以选择了生活经验最丰富的小王担任领袖;之后又因为张总寻思到更好的社会资源以及建立更高级的社会法则,成功上位;最后因为黄渤扮演的马进和张艺兴扮演的小兴,利用人不断上涨的需求层次,以及电这一改变现状的“核心科技”,替代张总,成为新的掌舵人。
三代权力的代表,在片中都暴露出一个相似的问题,不论谁当上最高权力者,不论之前多么积极带领大家回去,都会陷入沉默,小王、张总、马进,统统如此。
在孤岛上,如果不是对亲属的一丝牵挂和对体面生活的点滴向往,我相信谁在上面称王,拥有了财富和权力后,都必定会陷入其中,这也是最原始的人性满足。
但是,在片子中,我们也看到人性的另一面:
《动物世界》中,刘青对于郑开司的坚守,以及最后郑开司对老人的救助;《一出好戏》中,马总因为亲情的眷恋先小兴屈服,姗姗对马进最后的信任和陪伴,以及马进最后的良知唤醒。都让我们看到人心中善良的不灭,以及真善美的存在。
你内心的那点光明与黑暗善恶之辩
从启蒙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增广贤文,不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关于善恶的思辨,千百年都未有盖棺之论。
说起人性的本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说起来也都头头是道,甚至有人提出人性本无善恶,或是善恶可以相互转换,比起单纯的性善性恶,这样的理论似乎更具有实际说服力。
其中更有一种建立在性本善理论之上的观点认为,“善是恶的让步”:
人性本贪婪,人性本丑恶,人在原始欲望的牵引下展现出本恶的一面。但是如果人人都自私自利而侵害他人,那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生活在危险之中,人的“利”更加得不到满足。
因此,人与人之间相互各自有所退让,建立规则,形成道德,约定法律,彼此遵守,在这样的情况下,看似是惩恶扬善,其实只是为了彼此的利益作出的让步,其实也是恶的体现。
你内心的那点光明与黑暗善恶之思
我们在争辩人性的本真时,都想通过几个事例来列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暂且不说平凡之人的微末事迹,就是留名史册的人物故事也说不尽全。
其实善与恶就本质而言是二元对立的观点,我们对于善恶的区分是建立在价值取向之上的。因此割裂价值标准或是具体事件,我们都无法定义善恶。
如果抛却价值标准,就好比一座大卫雕像,在西方文化里是英雄的塑造,是体态美的展现;而如果在中国文化中,“君子正其衣冠“,衣不蔽体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被接受。
如果没有具体事件,就好比刚出生的婴儿在那躺着一动不动,你又如何评价他的善恶?
每个人都有善恶的取舍,也有善恶的追求,哪怕就是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显现。
我们不乏看到良善之人黑化而作恶,亦也有奸诈之徒洗心革面从新做人。
我们在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同时,内心似又有原始欲望在丝丝跳动。这一最基本的矛盾,便贯穿着人一生的纠结。
我们思考和争辩人性根源的善恶,不排除是对人类本真的窥探,但大多数人,只是希望借此给自己一个更“理所应当”的行事标准。既然如此,善恶不全在诸君一念?
神说要有光,亦有了暗,人亦如是。
你内心的那点光明与黑暗以上就是本期一舟一辩的内容,人性善恶,您怎么看?
一舟一辩论,与您思辨。
我们下期见!
你内心的那点光明与黑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