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画人物系列—第一节课牧童晚归休憩图

国画人物系列—第一节课牧童晚归休憩图

作者: 刘冬梅_c786 | 来源:发表于2022-09-27 14:20 被阅读0次

   这是人物专项的一节过渡课程,从景过渡到人物,意在带领进行绘画图式观察方式的转变,提高对画面整体几何团块的认识,逐步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一、工具:

1、兼毫毛笔2支,小鸿毛,墨汁;

2、小瓷碟若干,生宣纸34㎝×46㎝(四尺六裁),笔洗;

3、铅笔或木炭条,硃砂,三绿,钛白,藤黄,花青,赭石。

三、小孩头部手稿:

小孩子头部比例

三、步骤图:

四、笔记整理:

1、这是一幅写意人物小品,整体画面是横构图。画面的视觉中心放在了右下侧的孩童身上。尤其晚归孩童读书的表情和神态需细细把握。

2、利用几何图形观察法,根据九宫格辅助线(课上会着重讲解)找外轮廓形落在辅助线上的交点,用淡墨或者铅笔连线,定出人物基本形,可概括化不必拘泥小节,注意人物大小控制。起笔时先从孩童头部外轮廓入手,用铅笔定出人物头部大小,脸颊处需刻画的圆润一些,产生婴儿肥的效果,中墨为主,中锋行笔,略微提笔,水分略干,行笔需略快一些,在刻画脸部时,线条需要纤细一点。人物神情需刻画的颇有趣味性。面部含蓄又不失天真的笑容。儿童的双手拿着书本,盘坐在地上。注重衣纹的线条和肌肤的线条有明显区分,简练线条概括出,注意画牛的时候避开人物的型,用笔时要注意有一些提按转折的变化。

3、把握牛整体结构形,用写意的线条简练概括出即可。画牛的时候注意从头开始入笔,重墨为主,侧峰行笔,注意转折提按变化,注意让墨色发生变化显示出层次,牛的身体注意墨色对比,不可对比过于生硬。4、染色时人物的肤色用硃砂加三绿加藤黄加钛白,染底色,面颊和嘴唇和眼皮处和指尖略点硃砂,增加人物血色,注意浓淡的变化。孩童衣服的颜色用藤黄加钛白来染,书本用花青点涂,背后的草帽用赭石来染。注意笔头到笔根的颜色变化,切忌平涂,注意笔触大小及叠压关系。牛角也用赭石来染,可适当根据画面情况略施重色点染,增加牛角层次变化。

相关文章

  • 牧童晚归休憩图

    课程名称:牧童晚归休憩图 作业要求: 1.掌握人物比例的基本观察方法,熟练掌握人物的头身比例和三庭五眼知识点。 2...

  • 牧童晚归休憩图——写意孩童

    人物模块第一节,牧童晚归休憩图——写意孩童。 我不敢用毛笔直接画,认真听课,尽力学习、领悟、理解,写学习笔记。我按...

  • 题牧童晚归图

    入林鸟疾飞,江畔落余晖。 枊枝弃牧童,困卧牛背归。

  • 题牧童晚归图

    牧笛调乱声高扬,柳深牛牯鸣声长。 苍茫暮色催归路,山野溪口晚风凉。

  • 人物——牧童晚归图(第一课)

    今天,是人物专项课第一天开课。(后面附同学们作业和老师原图) 清源老师:清华美院。 内容——牧童晚归图。 我的步骤...

  • 馨回

    《馨回》 国画系列 山水画系列 临摹画系列 水墨画系列 工具:毛笔、墨 2022年3月20日画成 有山路婉,晚归炊烟!

  • 2022-06-01

    国画习作:暮归图

  • 晚归图

    枯梢藤木月移过,黄昏干池双影留。 江枫催晚数帆落,不见琴湖冷寒悠?

  • 晚归图

    残阳映水湖光黄, 夕鸟归巢暮色深。 渔火半点随夜亮, 回舟一叶归乡迟!

  • 晚归图

    一一晚归图 鸡鸣五更催 荷锄带月归 哼首古韵调 犬戏流萤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画人物系列—第一节课牧童晚归休憩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gm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