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768200/027e609494e5f429.jpg)
- 浅谈音乐教学中 广域课程与融合课程的理论实践应用
作者: 王舒璇
![](https://img.haomeiwen.com/i5768200/a9da5ee8f774d0bf.jpg)
有人说:“科技、教育、管理”是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其中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就在于教师。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弥补不足。
1.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启发学生对‘音乐美’的向往和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更新和创造音乐。
在歌曲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符号,如:“反复记号、临时升降记号、休止符、倚音、保持音等等…”,这些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程度较深,针对此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先听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表现方式,请学生自己总结并说出感受,然后再讲授新知。并配合视唱学习、模唱练习开展课堂教学,这样做既有针对性,又降低了学生学习难度,提升了效率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 教学中穿插游戏表演
音乐教学中,枯燥无味的乐理课无疑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课上学生的兴趣点较低,教学工作难以开展。为此,我尝试在教学中穿插适当的游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在情感态度层面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和学生在平等层次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理解高雅音乐,引导他们体会高雅音乐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把高雅音乐中大众审美所耳熟能详的作品在音乐课上放给学生欣赏,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阿炳曲、杨荫浏记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陈钢、何占豪曲)、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黎国荃曲),学生们通过聆听音乐,从而对高雅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得以排除思想障碍。此外再给学生欣赏一些管弦乐作品,如《动物狂欢节》—(圣桑曲)、《彼得与狼》等等…从片段入手,循序渐进,渐过渡到欣赏完整作品,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为了检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综合表现,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因此我在音乐考试形式上采取:理论环节考试、器乐演奏考试、和歌曲演唱考试。进而全面考察学生获得-转化-评价的能力。
在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共同交织而成的“音乐语言”并不像“文学语言”那样,具有明确的语义性,音乐语言富含其独特的“生命、情感、灵魂、和精神”艺术魅力。
1-2.音乐课堂教学表现: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中如此重要,甚至超过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培养一个社会。
每一种音乐体裁与形式在音乐表现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例如: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多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富有动感,结构整齐;因此,它常用于表达雄壮、整齐的行进场景。如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一些老一辈革命家回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场景,而年轻人也会感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神圣伟大的民族尊严,并从中获取力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5768200/f85e3f25a2e087d7.jpg)
通常人们对待音乐的理解往往都带有主观性,于是这便牵扯到“懂得”与“不懂得”的概念;“懂得”就是我们能够把握住乐曲的基本情绪;“不懂得”就是没能听出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特质。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范唱、范奏、语言、和板书书写,让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充分做到以审美为核心,把唱歌教学、器乐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和识谱教学力争做到有机的结合起来。
仅局限书本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实验、探索、创造,及配合教师的讲解,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https://img.haomeiwen.com/i5768200/5576ae58af62837e.jpg)
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十分重要,关注方面包括“学习兴趣、探究合作及自我评价”。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并^_^力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