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拍即合”的某期综艺引起热议。
女嘉宾想要将公婆闲置的房子给26岁的弟弟当婚房,她侃侃而谈,理由充分:“房子闲在那里,弟弟没有房子,怎么不能用那房子结婚呢?”
老公不同意,自己父母一辈子的血汗钱买的房子,凭什么给小舅子住呢?这房子,自己和妻子根本没有处置权啊!
女人却说,房子虽然是公婆的,但老公是独生子,自己作为儿媳妇,当然也就是自己的。继而开始打感情牌:
自己只有弟弟一个亲人,嫁给老公生了两个孩子,当牛做马,连一套闲置的房子都换不来吗?
当“感情牌”也无果后,她干脆提出离婚,要用分到的共同财产,给弟弟买房子。
旁边叫嚣着鼓舞她坚决离婚的,正是她那26岁的亲弟弟。他认为姐夫太过分,不肯给他房子,就是欺负姐姐,导致了自己和女朋友分手。
无论是台下的观众还是台上的主持人和嘉宾,一并满脸愕然。
明明是这姐弟俩强词夺理,却偏偏一副受害者的理直气壮,为什么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信念系统的角度来分析。“扶弟魔”的表象之下,挖掘下深层次的原因。
01每个人都有信念系统
每个人对于身边的人、发生的事,自己与人、事、物之间的互动,都有各自的观点和态度,这些呈现所依据的,就是我们的信念系统。
信念系统,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信念、规条和价值。
信念,概括来说就是“怎么想”。是我们脑海中遵循的法则,是主观上认定事情应该是怎样的。
比如在很多父母看来,女人唯有嫁得好,才能算幸福;在很多老师心里,孩子唯有成绩好,才值得赞扬……
它在大多数的时候,根植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偶尔在情绪被激起时,才会来到意识层面,被我们看到。
价值,我概括为“怎么看”。它是我们对于种种人、事、物的意义排序,可以用来解释这个世界的逻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排序,财富、事业、自由、亲情……,有人在大城市的格子间朝九晚五;有人回乡下的一亩三分地去种田;有人为了爱情生生死死;有人贪图富贵抛妻弃子……
和信念一样,我们有时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它往往有着不同的排序。
我有个关系不错的朋友,一度以为自己想要的是金钱,但是有了企业,成为有钱人后并不开心,然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更看重的是被认同,于是竞选了村支书,带着乡亲共同致富。
规条,则是“怎么做”,它是我们处理各项事物的方法。
比如妈妈认为孩子看手机会影响学习,于是每天在孩子玩手机时,都在不停唠叨。什么“伤害眼睛”、“影响学习”。
这个唠叨,就是她的“规条”,虽然无用,但始终被重复。
下面我们以信念、价值、规条这三点,来看“扶弟魔”女嘉宾。
02、“扶弟魔”的信念系统
根据女嘉宾的话, 我们会梳理出这样几个信念:
第一、弟弟只有我一个亲人了,我有义务照顾他。
第二、虽然弟弟已经26岁了,但没有房子不能结婚,是一个姐姐要解决的事。
第三、虽然别的姐姐可以不用管弟弟,但我和他相依为命,对弟弟存在照顾的义务。
第四、 我为家庭付出,老公有义务照顾我的弟弟。
第五、我和我的弟弟是一体的,为了他,我可以离开老公和孩子。
……
在她的价值排序里,弟弟是排在所有人前面的,即使他不好好读书、即使他不认真工作、即使他撒谎骗了自己,但他都是要被首要维护的。
在这种信念下,谁对谁错不再重要。
因此,她会问老公:“你有没有把我当一家人?”
当一家人,那你就要把你父母的房子拿来,因为我弟弟要结婚了。
同样,当她的要求被拒绝时,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她选择改变自己的规条。
于是,她提出不给房,就离婚。分了财产,再给弟弟买房。
这就是“扶弟魔”的信念系统,别人看是偏执,她要坚持到底。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在坚持信念,有的人在坚持规条。
改变规条相对容易。
比如上面的那个妈妈,以为自己的唠叨是为了孩子好,如果有人点醒她,为了孩子好应当选择更有效的办法,当她看清自己的行为只起到负面作用,将很快改变。
但是,想要转变信念,则要难得多。
信念根植在潜意识的深层,也如同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一样,多数时候都沉在幽深的海面之下。
03、改变一个人的信念系统究竟有多难
许多无意识的信念形成于童年,我们会在所处的环境中,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被要求的事情完成合理解释。
片中的女嘉宾充满感情地回忆童年,母亲早逝,父亲打工,她带着小了5、6岁的弟弟,在农村的房子中相依为命。
她照顾弟弟,弟弟依赖姐姐,童年时的依恋,照顾和被照顾的互动模式,延续到彼此成年后,边界模糊。
她把弟弟的事背负在自己身上,弟弟也恳请她背负,他们没有独立的自体,形成了一种“喂养”和“被喂养”的共生。
这种情形当然是不对的。
可是,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自体完成分离、个体化的过程,是类似于婴儿断奶的痛苦,真的很难,可这还是主体想要改变的情况之下。
我们的信念来自过去岁月里的个人经验、学习总结、被灌输的观念思想和自己的领悟思考,形成时间太久,所以根深蒂固。
我们庞大的信念系统埋藏在潜意识中,所以,如果当事人自己不想改变,可能他人的说服、说教和谴责都是毫无用处的。
事到临头,那些局限性信念,还是会将他带回到固有的模式中。
假使当事人在现实情境中受挫,那么他将产生巨大的精神内耗,内心的冲突也会给他造成巨大的负能量。
媒体上的恶性伤人事件中,有很多其实就源自这种信念上的冲突被多次压抑后,导致的爆发。
写在最后
回到文章的主题。
有人说“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所以,婚姻里只有爱是不够的,“爱”不能改变谁的信念,只会让他陷入矛盾。
“深爱”也不行。
所以,检视一下即将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同行者,是否三观差距太大,是非常必要的事。
建议,远离“扶弟魔”,除非,你也有类似的信念系统!
(近日参加“书写疗愈”心理成长课程开发工作,对信念系统的转变之难,有了更深的认识,新的体悟会陆续分享给大家。)
原创不易,请勿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