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读徐莉老师的这本书,被它深深吸引,她的坦诚与智慧,她的故事与反思让我这个学期一直焦虑的内心平静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和反思的过程中,我竟生出了一些希望来,这正是这个新年里我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
全书围绕小学儿童的品行教育来谈,列举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并且主要聚焦于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各种行为问题,甚至是令人无比头痛的特殊行为,找原因,明理念,寻方法。
一、儿童的行为何以产生?
作者分析了来自遗传、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多方面可能因素。
1.完整的人格是通过遗传和经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塑造出来的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将56对双胞胎分开养育,11年后的研究结论是:“从个人反应到宗教信仰,个体差异中的重要部分都与遗传有关。”
这刷新了我的固有印象,之前的我一直隐隐觉得环境对人的作用应该可以很大。那么这样看来,我们的教育何为呢?另一个重要启迪是:“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教育、父母、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遗传因素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大。”
因而,我们应该可以这样认识,孩子越小,教育的可为就越大。作为教师我,在回到实际的教育现场中,任何时候都需要多思考一点,对于这件事我还可以做什么来帮助他们成为更完整的个人。同时,另一程度上,最好不要太过执着于结果,因为教育本身就带着极大的局限性。
2.每个孩子都有伤——家也会伤人
既然每一个孩子都有伤,那么作为教师和班主任的我应当如何和家长合作,正确孩子最大可能的成长。
无论是我对自己的成长回顾,还是这几年来对班级孩子的个性分析,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巨大影响已经成为共识。父母的价值观念、养育观念、知识水平、对孩子的情绪回应能力等都在无时无刻地影响儿童。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感觉到我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在和同事探讨学生各种问题时,我渐渐更倾向于更多地思考原生家庭的问题,但这往往是难以改变的,以至于每一次讨论总走向于一种唉声叹气,或者是尽可能的想办法与家长沟通,期待他们来做出改变,进而影响孩子。但是,很多时候会发现,一个学生家庭的彻底改变几乎是不太可能。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我对自身教育行为的真正反思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减褪,这实在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
我的班级现在已经走到三年级,孩子们自我意识的强烈萌发也明显让我感受到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已经走向了第二阶段,从9岁以下的“避罚服从取向”走向“寻求认可取向”。相较于之前的简单服从,他们会更多的和老师“讲理”,大大小小的矛盾解决过程中会发现,除了孩子本身的认知行为差异,在孩子的“论辩”中,他们背后一个个家庭的养育观、价值观被更清晰的呈现出来。有家长会在自己孩子回家想自己抱怨几次后就引导孩子“他打你,下次你就打回去,告诉他你也不是好欺负的”。
作者说,“不同的家庭对什么是可接受的行为和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都有不同富饶看法......广泛的‘不一样’使共识稀缺,既导致了父母焦虑,也导致了教师焦虑。”
如果教师和家长坐在一起探讨孩子问题的改进,甚至有的时候只是问题的反馈,如果心中期待是家长听了之后能主动或者听取建议积极改变,那么即便我们如何委婉,我们的沟通都及有可能走向对这个学生家庭教育的职责,这是任何一个成年人都需要勇气去面对的事情。所以,“教师的见解和行为方式只有基于理解,才真正有可能为孩子及其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网友评论